今天,我們來說一個新技術—個性化腫瘤疫苗,一個最近兩年才出現卻讓無數科學家興奮的抗癌新方法。根據美德科學家發布的權威臨床數據,個性化疫苗已經讓少數癌症患者獲益,甚至腫瘤完全消失。
1
私人訂制,每位患者都不一樣
跟一般的抗癌藥不同,個性化疫苗的特點是「個性化」,也就是張三李四王五使用的疫苗都不一樣,有點中醫所說的「因人而異」的味道。
試想一個場景:
張三:基因測序發現他的A/B/C三個基因有突變,科學家根據A/B/C設計疫苗;
李四:基因測序發現他的D/E/F三個基因有突變,科學家根據D/E/F設計疫苗;
王五:基因測序發現他的G/H/I三個基因有突變,科學家根據G/H/I設計疫苗;
然後,臨床醫生將這些疫苗分別打到三位患者體內,「因地制宜」的激發他們的免疫系統,進而識別並殺死腫瘤細胞。
個性化疫苗的生產和使用流程
這種方法的重要基礎是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可很容易的對腫瘤組織進行測序,找到突變基因,並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計算,鎖定最容易引發免疫反應的「候選靶點」,然後再設計疫苗進行治療。
這個技術聽起來有點像科幻電影,卻已成為現實,並且在學術圈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2
兩次登上最頂尖學術雜誌
Cell、Nature、Science(合稱CNS),是基礎醫學領域最頂尖的學術雜誌;NEJM、Lancet、JAMA、BMJ(合稱臨床四大刊)是臨床醫學領域最頂尖的學術雜誌——在這些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學術論文,其難度相當於在奧運會、世錦賽上那個冠軍,不管是對國內還是國外的研究者而言,都是相當困難的。
此外,由於醫學領域的進展非常神速,幾乎每一天都有各大領域的重磅研究成果出現;因此,上述期刊,很少在同一時間發布相同題材的論文——某個題材的論文,挑選最優秀、最傑出的一篇就很客氣了,就好比體育競賽、我們幾乎看不到領獎台上同時站著兩個世界冠軍的。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有時候,某個重要的熱門領域在幾乎相同的時間里一下子出一堆分量類似的重磅研究。那麼,上述頂尖期刊為了渲染氣氛、烘托聲勢,也有可能同一時間發表2篇甚至多篇同一題材的重磅研究。
個性化疫苗就是這樣的一個突破性進展,分別在2017和2018年兩次在Nature雜誌同期發表兩篇重磅研究。
3
曙光初現:部分患者已經獲益
2017年7月13日,Nature雜誌就曾同一天發表兩篇新生抗原為靶點的個性化疫苗治療惡性黑色瘤的重磅研究成果。
第一篇是德國的Carmen Loquai教授和Özlem türeci教授開展的研究。他們利用新生抗原制備RNA疫苗,治療惡性黑色瘤病人,一共治療了13例。接種疫苗後,所有患者體內都產生了針對特定新生抗原的免疫反應。8位局部晚期接受了手術治療的病友,無復發的生存時間明顯延長,疫苗的注射相當於大幅度推遲乃至預防了腫瘤的復發。5位晚期惡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2位在單獨接受疫苗注射後,出現了腫瘤明顯縮小,達到了客觀有效;另外一位病友接受了疫苗聯合PD-1抗體治療,腫瘤完全緩解。
上述兩篇研究,掀起了國內外研究者對個性化腫瘤疫苗極大的熱情,相關研究推進神速,不斷有好消息傳出。
2018年12月19日,Nature雜誌再次同一天發表兩篇個性化疫苗治療難治性膠質母細胞瘤(最惡性的膠質瘤,預期生存期一般不足2年)的重磅研究成果。
腫瘤相關抗原制備的疫苗皮下注射後,高達92%的患者對其產生了免疫應答;新生抗原相關的疫苗注射後,80%的患者產生了免疫應答。從影像學上評估,有1名患者腫瘤完全消失,至今已生存超過35個月;另有4名患者,腫瘤明顯縮小;3名患者腫瘤穩定。15名療效可評價、長期隨訪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時間達到了29個月,超過了歷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