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今年已經整整有了四十年的時間光景,就在社會各界以不同形式來慶祝紀念之時,已經於12月12日全國上映電影《照相師》,也以「深圳特區」為背景,將這幾十年來人們在特區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變化,從經營著照相館的一家三代人視角切入,把焦點聚集在眾多小人物的身上,來向「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致敬與獻禮。
謝鋼在影片中飾演的蔡祥仁,是一位很有經驗的傳統技藝照相師,在他經營的照相館中,記錄下無數家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也一直堅持用手中的那台老式膠片相機,記錄下這座城市發展中的點點滴滴,深圳特區作為展現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從當年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從無到有,從追趕時代潮流到引領時代潮流,有如風向標般的影響帶動著全國各地。
劉牧飾演的蔡安國,傳承著父親蔡祥仁的傳統照相技藝,但是他的思想觀念卻與上一代有著很大不同,並且由於深圳與香港間的特殊地理位置關係,當時所接觸的外來文化,也深深地影響著他這一代的年輕人,而在改革開放大環境中的時代變革下,也改變著他們的命運,他們也親身參與到,這座城市的建設之中,與有著同樣美好憧憬一代人,共同創造了深圳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見證了傳奇般城市現代化的快速進程。
康磊飾演的蔡正雄,是蔡家的第三代傳承者,而隨著照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變新,數字化的影像技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膠片成影技術,尤其是手機的發展與普及,照相留影已經是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事情,蔡正雄也正是看到這一點,在傳承者家族的傳統照相技藝的基礎上,開發與創新現代科技中的照相技術軟件,使得現在的人們,幾乎人人都能成為一名「照相師」,記錄著身邊美好的變化和回憶。
影片中的蔡家三代人,雖然對於照相的觀念分別持有不同看法,但是通過父親的堅持、兒子的變革和新一代的創新,可以感受出在他們心中,共同傳承著那種工匠精神,雖然在時代發展的大浪潮中,他們都是屬於一些小人物,但是通過他們的視角,能夠看到更全面、更細致的城市發展變化中的點點滴滴,而作為觀眾也似乎可以在其中發現自己的身影、熟悉的曾經共同回憶那段熱血的經歷。
深圳本土導演張唯,本身就擅長用獨特的視角,關注小人物的生活現實,在他以往的《北京草原》、《天籟夢想》等作品中,就能夠感受出看似平實的敘事風格下,卻有著強烈地人物矛盾衝突關係,而這部《照相師》,更是將他眼中熟悉的這座城市,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跨度,在時代的飛速發展過程中千變萬化,通過普通人的視角和在這里人們的生活細節,展現的淋漓盡致。
而如改革開放初期數萬基建工程兵支援深圳,成為城市基礎建設的主力軍;各地數百萬的「打工大軍」湧入深圳的壯觀場景;九十年代的從這里開始掀起的炒股熱浪等等城市記憶,也都呈現在影片之中,回首望看四十年來,偉大時代變革的點滴往昔,盡在電影《照相師》的瞬間光影中永恒留存,也感動著每一位觀眾,激勵著新時代的青年人,走向更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