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導讀
我給自己定位叫「頑石」,就是一塊頑固不化的石頭。我今年67歲,從某種角度來講,我還是一個有棱角的石頭,我有自己一直堅持的目標與原則。 ——王石
「我給自己定位叫‘頑石’,就是一塊頑固不化的石頭。人家說,一般年輕人都是有棱有角,非常堅硬,隨著生活的磨礪慢慢成熟,都變得圓滑了。我今年67歲,我覺得自己依然不圓滑。我很慶幸,因為我相信當我感到自己變得圓滑的時候,這一生就沒有什麼值得去奮鬥、去好奇、去探索了。所以一直到現在,從某種角度來講,我還是一個有棱角的石頭,我有自己一直堅持的目標與原則。」
一、自卑是一種動力 激發不斷奮鬥的兩大動力源泉:自卑和私心 我從小非常喜歡體育,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打乒乓球,很快又踢足球、打排球、打籃球、還喜歡短跑,後來改成中長跑、長跑,喜歡跳遠、推鉛球,尤其喜歡三級跳。但是在這些運動當中我都找不到感覺,因為我個子不夠高,所以在體育方面,我一直有自卑心理。直到小學三年級,有一次郊遊去爬一個小山坡,我們班分成四個小組,看哪個小組最先登上山頭。我是小組的旗手,結果我的小組第一個登上山頭,把旗插在那兒了。我才發現我登山比較快,因為我有登山的長處。一不小心,珠峰上去了兩次,七大洲也登完了,再徒步穿越南北極。 這種自卑心理讓我不服氣,使我一直在尋找比較優勢。人性不要只看缺點,其實缺點和優點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自卑的心態,實際上是不想被別人看到。正因為它是弱點,你更要面對它,不斷提升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卑,這是推動個人與事業不斷前進的動力。
二、「私心」也是一種動力 我就從「私」字來談—我與深圳40年。
1977年,我到了廣州鐵路局工程五段,身份是技術員。第二年,我負責一個施工工程,要到深圳工作一年,後又回到廣州鐵路局沿線的其他地方施工。1980年,我的工作轉到了外經委,1983年只身到了深圳。
我為什麼要到深圳?當時我在外經委的職位是副科長,但是再往上升職完全是聽天由命了,那時的我似乎已經看到了這一輩子要走的路。當時我知道深圳在建立經濟特區,就決定離開令很多人羨慕的外經委。到深圳去的主要原因,就是私字當頭—我不滿意現狀,不安於現狀,去深圳要做到自我,這就是我的私心。
我的體會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人性的一次解放。從我的感受來講,就是可以按照我的願望、想法、訴求,做到個人的野心和追求,換一個活法。到深圳之後,遇到不如意和困難也不能隨便放棄,因為這不是別人強迫我去的,也不是組織安排我去的。這條路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我沒有怨天尤人的道理。
因此我們不能一說到野心、一說到自私、一說到不服氣,就覺得好像這都是負面的東西。其實都不是,沒有這些,你怎麼能不斷前進?
三、成就事業的三條標準線
成就事業有三條標準線。
1
底線:不行賄
我曾經在書上寫過我行賄未遂的故事。因為我需要車皮,我就讓小夥計買了兩條煙送給貨運主任,結果煙沒送出去,但是人家把車皮給我們了。這是我自我認識的一個轉折點,而且是不錯的轉折點。我就此得出結論,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貨運主任的訴求是一種比較高尚的訴求。我平時賣飼料,帶著民工扛麻袋,這讓貨運主任很好奇:為什麼這個城里人幹得這麼歡快?他覺得我有想法,我猜他特別想幫我,但又不知道怎麼幫我。我現在需要計劃外車皮,所以他願意幫我。萬科走到今天,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幫助,也是出於高尚的訴求。我們也曾經遇到明顯給萬科使絆的、就和萬科過不去的。但最後不僅沒能絆住萬科,反而有不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一個企業辦大了,一線主管為了完成任務,出於某種原因,可能會不自覺地出現問題。所以我在公開場合提示萬科的一線管理層,警告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行賄,就是我王石行賄。一個企業要做到不行賄,做到制度上不行賄,企業就有一本帳,否則根本無法支出。
永不行賄
不行賄,我覺得這是個尊嚴問題。我為了做到自我,為了有尊嚴,來到深圳創業,那我為什麼要為了賺錢而失去自我呢!
當然底線還有很多,包括遵紀守法、質量第一、不偷稅、善待員工等,這些都是底線。
2
中線:考慮長遠發展
1+1=2,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同時又將心比心對待別人。
以房地產企業為例,不是地價足夠低就是好事,村民賣地給政府,政府再賣給我們,如果村民認為價格賣低了,就有可能影響到項目的建設。因此我們考慮在土地交易中的公平,讓農民獲得公平。
這就是中線,首先一定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但同時又要將心比心地想到別人,從更多的角度考慮問題,使交易各方的利益盡可能得到滿足,同時企業也能取得比較好的商業利益。道理並不特別,在MBA、EMBA的工商管理課程中,大家都聽過1+1=2的道理。但是當很多人都不遵守的時候你遵守了,那麼你就成功了,因為這是一種稀有資源。
在社會中,尤其處在當前中國大變革的時代,現在不是機會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如何進行選擇?不太講功利,最後反而能獲得很多好處;過於為了功利,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凡是具有超額利潤的項目就不做。
2012年開始,萬科不會做利潤超過25%的項目。我為什麼提出這一點?因為2012年房地產行業突然出現暴利,如果能有一塊地與別人合作,那麼條件是什麼?低於40%的利潤不考慮。我覺得這和當年萬科做攝錄像機何其相似,於是我就讓財務對萬科8年間做攝錄像設備的整體財務狀況進行了分析,看看那8年我們賺了多少錢、虧了多少錢。結果嚇我一跳,是赤字,原來的高額利潤,最後不僅被銀行和市場全給收回去了,還出現了虧損。
為什麼?當利潤降到10%、5%的時候,企業根本不會做。銀行貸款的利息、庫存、物流、行銷各方面的損耗卻一直存在,原來有高達40%的利潤時,根本不會在乎這些損耗,但當利潤只有5%時就不行了,並且一直虧損。只不過因為有其他生意,所以忽略了這個業務在慢慢萎縮的事實。
市場是非常公平的,企業原來的超額利潤,市場會全給要回去,不但要回去,還要懲罰你。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利潤超過25%的項目,我們就不做。為什麼不是26%?為什麼不是24%?這不是一個精算的結果,就是個大概,但我所指的不是毛利,而是資產淨回報。
3
高線:適當地讓位、適當地讓步
我曾經說過,萬科只做住宅。但現在萬科已經不是一個純做住宅的公司了,現在的定位非常清楚,叫「城鄉配套供應商」。
以前萬科做住宅,是模仿了柯達和戴爾的企業路線。柯達做膠片做到了世界第一,戴爾做計算機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後來柯達破產了,戴爾也被超越,這不得不讓人檢討。在互聯網時代,專做某一方面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了。當時我還是萬科的董事長,堅信萬科一定要轉型。我把握了兩點:第一,如何從製造向技術轉型;第二,如何從銷售向服務商轉型。但是至於為何轉成了城市配套供應商,或者城鄉配套供應商,這是鬱亮帶領的團隊探索的路線,而我是被動認可的。
什麼叫被動認可?第一,我不是積極參與者;第二,我已經不管具體工作了,但是我接受他們的改變方向。作為一個主管,作為一個甚至非常有影響力的創始人,有時候被動未必是壞事。所以我想說,雖然我是被動的,但是我很欣喜地看到鬱亮帶領團隊讓萬科轉型做得非常好。
高線就是企業家在很能幹、頭腦很清醒的時候,要適當地讓位、適當地讓步,讓年輕人做下一代的接班人。
王石經典語錄:
站在整個人生的角度,管理企業與登山不無關聯,同樣需要堅忍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登山更如人生一樣,雖時常不能預知結果,但只要堅持,終會成功。登山是人生的濃縮,我仍需要繼續攀登一座峰,就是每個人心中的那座峰。
我身處的社會、我所帶領的企業和我自己,都在高速發展,我們的速度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來,社會中就會充滿浮躁。我迫切感覺到,為了可持續,需要自我控制,不高估眼前,不低估未來,戒浮躁,踏踏實實做事,讓自己慢下來,讓靈魂跟上腳步。
做企業沒有奇跡而言,凡是創造奇跡的,一定會被超過。企業不能跳躍,而一定是(循著)一個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就是我在褚時建老先生身上所感受到的。
作為管理者來講,我把握三個原則。第一,做決策,就是決定一件事做還是不做,否則當董事長、總經理就失職。第二,誰去做,就是用人的問題。第三,他一旦做錯了,無論他是因為什麼做錯了,你都要承擔職責。這是管理者的原則。
來源:王石
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共享經濟浪潮,2018年4月15日,中國頂尖十多家商學院校友共同發起並成立了「商學院校友共享經濟聯盟」(簡稱「商學院校友聯盟」)。
商學院校友聯盟通過智慧碰撞、技術深耕、校友間資源整合、助力校友們做到個人的價值提升以及企業的產融結合,這是一個適應新時代經濟的優質平台,是順勢合時的創舉,也是跨越「學界」與「商界」的重要橋梁。
商學院共享經濟研究院(矽谷)是商學院校友共享經濟聯盟發起設立的機構。歡迎來自國內外各大商學院的菁英校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