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文娛產業被紀錄和驚喜充斥著:從年初的《紅海行動》到暑期的《我不是藥神》,精品國產電影層出不窮;年度總票房已經成功突破585億,並正向著600億的大目標邁進;截至11月底,內地影院和銀幕總數分別達到了10233塊和59180塊,均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劇綜方面,湧現了《延禧攻略》《創造101》等一大批具有國民級熱度的現象級作品……
然而,在紀錄和驚喜之外,行業整體和不少個體也在面臨著不小的壓力與挑戰。
截至11月底,2018年影院的平均上座率滑落至12.5%,是2014年至今的最低值,大批影院陷入生存危機;多家文娛上市影企股價暴跌,尤其是「陰陽合同」事件後,不少老牌企業的市值甚至縮水了一半以上;頭部作品外,其他內容產品表現並不理想,已上映的電影中有超過70%的電影票房不足1500萬。
而伴隨著市場危機所到來的,還有文娛行業融資困難、監管環境變化、稅收政策調整和自查自糾等問題,為此有不少從業者紛紛預測,2018年是過去五年以來文娛行業最艱難的一年,未來一段時間里或許會有大批的文娛企業關門倒閉。
行業為何會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急轉直下?面對政策環境和競爭環境的轉變,從業者又該如何調整?在今日由Sir電影聯合毒眸舉辦的「Sir首屆文娛大會暨毒舌之夜頒獎晚宴」上,合鯨資本創始合夥人霍中彥發表了名為「超越低垂果實的時代」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行業已經從靠天吃飯到靠手藝吃飯、從人人賺錢到能者賺錢,從業者要想摘到‘更高處的果實’,就不得不爬得更高一些。」
合鯨資本創始合夥人霍中彥
以下是演講全文——
我本人是紙媒出身,經歷過紙媒的周期,也經歷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黃金十年未完,迎接文化產業新常態」這個題目其實是看了我的PPT之後,主辦方自己幫我提煉的,但是咱還是搞文化產業投資的,我就加了一個標題,叫「超越低垂果實的時代」,我想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分三個方面分享:第一個勢,第二個道,第三個是術。
先說「勢」。我做產業投資很多年,做基金時間還不長,2015年組了第一支基金,2016年我們吹了一個牛,做了一個論斷,叫中國文化產業進入了「黃金十年」。
這個口氣有點大,但我們給了很多理由,比如說精神產品是不占物流、不沾空間、需求無限的,唯一的天花板是人的時間;還有人均GDP八千美金的時候爆發,2015年達到八千美金之後,未來都是繁榮期;按照國際經驗,文化產業將有效抵禦經濟周期;文化產業擴展性非常強,它向上可以擴展到科技,向下可以擴展到消費,它其實是一個鏈條很長的領域。文化產品不僅僅是文化產業的「主菜」,還是所有產業的「鹽」和「味精」,沒有文化元素的生活是沒有味道的。
很快2018年到了,有人問:「你有沒有感到被打臉?之前天天講中國文化產業進入了黃金十年。」但今年我們遭遇了一個政策「去杠桿」,包括牌照收緊,這個牌照不限於影視產業,包括遊戲、教育培訓,各種全線收緊,還有明星補稅、公眾號關停。
所以是不是出問題了?一個大的跡象就是監管紅利喪失了,文化產業體感溫度很冷。但這個「監管紅利」其實就是沒有監管,以往在網上發一個內容是不需要審核的,但是在傳統管道里是需要審核的,這兩三年不少項目因此崛起了,這個崛起能不能持續呢?政策收緊後,這個紅利就喪失了。
但是我們沒有改變我們的認知。因為我們2016年還放了另一頁PPT,叫「文化產業的下半場」,上半場是十年從2006年到2015年,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投資人,2006年投資了博納影業,當時所有人都說:「你瘋了嗎?」因為當時中國的票房才20幾億,而美元VC很少投千億以下的賽道,當然最後他賺了40倍。
2006年,我查了一下中國人均GDP三千美金,按照國際經驗,三千美金是文化消費的啟動點。文化產業上半場的十年,以電影票房為例,從二十幾億增長了二十多倍到四百多億。到2016年,中國票房前十的還有很多爛片,所以這是增量時代的上半場,大家似乎在懷念那個時代。
下半場我們當時判斷是從2016年開始,人均GDP到了八千美金,這個時候是存量市場。存量市場玩法和增量市場不一樣,我們概括下來是:從需求驅動到供給驅動,從靠天吃飯到靠手藝吃飯,從人人賺錢到能者賺錢。低垂的果實都被摘完了,所以人們不得不爬得更高一點。
灼華互娛製作的動畫《地靈曲》
第二種武器是創意技術。這個項目叫「伴魚」,是做少兒英語在線一對一教學的。伴魚公司解決了以往外教在線教中國小孩學英語模式中,獲客成本特別高、財務模型中毛利為負的問題。
怎麼解決的呢?通過做伴魚英語繪本,購買權威版權,加上工業化內容製作、互聯網產品經營,伴魚繪本積累了兩千萬用戶,然後再從兩千萬用戶中轉化一部分到在線一對一課程,就成功地把獲客成本降低到同業的六分之一左右,這就是穩定的創意能力的驅動力。伴魚創始人曾經是字節跳動的聯合創始人,對互聯網產品如何開發和經營比較在行,所以說,內容經營是一種成本為負的獲客方式。
創意技術的第二個案例是「狐貍家」,它是用國際語言講述東方故事。現在中高端的繪本毛利非常高,有很多的家長會給小朋友買繪本,一本繪本至少五六十塊錢起,但這個領域之前是被進口產品壟斷的。狐貍家就把國際出版語言和上東方文化內涵結合在一起,用工業化內容生產流水線,高品質加高產能,每年產上百種書。所以文化產品的技術迭代和進口替代正在發生,這個趨勢是很重要的,我們也不要妄自菲薄。
第三種武器是經營技術。「輕課」也是個很年輕的團隊創立的,利用微信生態,比如微信群、朋友圈來經營英語教育。如果你錯過了公眾號的紅利,還可以抓住社群和小程序。「輕課」是生態流量經營的頂級玩家,曾創下七天加粉一百萬的記錄,強流量經營能帶來什麼效果?就是低獲客成本、高續費、高轉介紹。在拼刺刀的時代,流量經營是一把快刀。
剛才講的是線上經營,再講線下的「自由時光」。有人問:「為什麼投這個項目?電影院已經不行了。」萬達院線幾年前是一千億市場嫌便宜,現在三百億嫌貴。如果你認為我是因為電影院勢頭很好才投這個項目就錯了,我就是因為傳統電影院不行了才投。
當電影院供給過剩的時候,權力從「地主」轉向「長工」,有很多跟風建電影院的業主,他們不懂經營,以為電影院很賺錢,但是後來發現其實是個坑。這個時候「自由時光」就說:你別經營了,我幫你代經營賺錢。它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影院托管機構,第一次把麥當勞的經營體系引入到影院,托管之後,電影院可以做到兩到三倍的票房,非票收入占比25%以上,多的到40%以上,還依托影院場景開展新零售和會員店業態,就是創新紅利。這個打法是有黑盒子,就是經營技術。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在術的層面用「三種武器」度過資本寒冬。
最後,送一首小詩給大家,來結束我的分享:
低垂的果實已被摘完,
或許高處的更加甘甜。
心懷敬畏與欣喜迎接凜冬,
賽道空曠恰是造物恩典。
讓我們艱難但健康的幸存,
迎接屬於自己的下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