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說,保健品的功效基本上都不靠譜——「基本上」只是為了邏輯上的嚴謹,實際上我還沒有見過哪種熱銷的保健品真的具有宣稱的功效。不過,通過「補」來獲得健康的想法在中國根深蒂固歷史悠久。許多人都喜歡顧名思義,而「保健品」這個說法就蘊含了「具有保健功效」的含義,自然也就讓人喜歡。
圖片來源:Pixabay
然而,這種期望現實嗎?
2015年,美國紐約州對四大零售商最暢銷的78個保健品樣本進行測試後發現,近4/5的產品並不含有標籤所說的植物成分:一些所謂的草藥片劑里多是大米、蘿蔔等常見食物提取物;甚至某些成分對於過敏人群還具有潛在危險性。
這並不令人驚訝。雖然美國FDA(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對藥品和食品進行著非常嚴格的管理,但對於「保健品」——美國叫做「膳食補充劑」,監管權力很弱。根據美國法規,膳食補充劑是不是安全,是不是有效,都是廠家自己說的。FDA只是不允許做任何「療效宣傳」,強制要求在包裝上註明「本產品不用於治療、預防、處理、防治任何疾病」;雖然可以做一些「功能宣稱」,但同時必須聲明所說的功能宣稱「未經FDA審查批准」。
在這樣的監管規範下,美國的「膳食補充劑」並不保證有效,也不保證安全,出現前面所說的檢測結果,也就完全不意外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從法律文本來說,中國的保健品管理更加嚴格。哪怕是同一種保健品,中國也要求每個廠家進行申請,通過主管部門的審批才可以上市。理論上說,不管是有效性、安全性,還是功能宣稱,都受到明確的監管。
且不說那些本來就沒有獲得審批,完全是違法宣傳的保健品。即使是那些獲得了藍帽子的,往往也不靠譜。因為,保健品的功能審批並不像藥物那麼嚴格,只要有一些「科學研究」,也就可能獲得批准。
而這些「科學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功效有一些「初步研究」。在科學文獻中,有時候會有零星的文獻顯示它「可能有效」,學術意義是「值得進一步研究」或者「有待於大規模的臨床試驗驗證」。但是過了多年,「進一步研究」或者「大規模的臨床試驗」都沒有出來,合理的推測是「做了,但結果不如意,所以沒有發表」或者「沒希望,所以沒有廠家願意去做」。不管哪種情況,這些經過了多年仍然沒有「然後」的「初步研究」,合理的判斷應該是不靠譜了,而在行銷中還是被誇張地演繹為「科學研究發現它有XX功效」。
第二類,是基於成分的演繹。有一些保健品中含有「XX成分」,被演繹為「具有XX功能」。而實際上,XX成分的保健功效本身都還沒有充分堅實的證據,而在該保健品中的含量距離「初步研究」中的有效劑量也有相當的距離。
圖片來源:Pixabay
經常會有人說:我吃了某某保健品,確實有效啊。這當然是可能的,問題在於「有效」和「吃該保健品」之間是不是因果關係。下面三種情況,也可能出現「有效」的結果:
第一種,服用者同時還在接受其他治療或者處理,把其他處理的結果當作了服用保健品的功效。
第二種,安慰劑效應。吃不吃保健品,都會有一些人出現變化,而這部分人就可能認為是保健品的功效。舉個例子說,你可以賣一種祖傳秘方,宣稱「喝了可以生男孩」,還可以承諾「無效退款」——哪怕是你的秘方只是水龍頭上接的自來水,也會有大約一半的人是「有效」的。
第三種,是添加藥物成分。有一些功效有相應的藥物來做到,很多廠家為了讓消費者體驗到保健品「有效」,就在其中加入藥物成分,然後以保健品「純天然」來作為行銷噱頭。在減肥、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保健品中,這種「掛保健品的頭賣藥物的肉」的做法,尤其普遍。讓你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服藥,除了藥物可能的副作用,還可能干擾正常的治療——而這,是相當危險的。
不能說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騙子,也不能說所有的保健品都「無效」。像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抗氧化劑等等類型的「膳食補充劑」,的確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它們的意義在於:如果你不能做到飲食全面均衡,以至於缺乏某些微量營養成分,那麼「補充」這些東西確實有助健康。但是,這些成分都是可以從常規飲食中獲得的,完全沒有必要通過保健品來獲得。更重要的是,你通過保健品額外補充,並不能獲得廣告里說的那些功效。
簡而言之,服用保健品的結果是:如果無效,只是在謀你的財;如果有效,卻可能還要害你的命!
排版:小爽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本人公眾號「松鼠雲無心」,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保健品「套路」深,小心掉進商家「溫柔」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