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pick」、「C位」、「skr」、「真香」等綜藝熱詞走紅成為2018年綜藝製作、行銷的新趨勢,這些綜藝熱詞如何被創造、傳播?什麼類的詞句具有走紅潛質?
作者|遲遲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提起「freestyle」,能想到吳亦凡、《中國有嘻哈》、說唱……
提起「pick」,能想到小哥哥、小姐姐、《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養成……
綜藝熱詞已從粉圈專用升級為大眾熱點,創造綜藝熱詞儼然成為2018年的製作趨勢之一。
早在2017年《中國有嘻哈》製作之初,總制片人陳偉給節目定的KPI便是一詞一歌一人,其中「一詞」即為大眾傳播度高的、與節目深度關聯的「熱詞」,即「freestyle」,熱詞隨著節目被熟知,同時又反向助攻節目熱度,成為宣推利器。
2018年,超級網綜迎來小高潮,熱詞幾乎成為熱門綜藝的必備要素,比如《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pick」「C位」、《中國新說唱》的「skr」等,其中「skr」、「C位」甚至入選了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十大網路用語」。
匯總2018年綜藝熱詞,筆者總結出了製造熱詞的五大方法論:
1、適用於多種場景的英文單詞
案例:《偶像練習生》《創造101》「pick」
《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swag」
《中國新說唱》「skr」
這類綜藝熱詞往往是由明星、粉絲或專業從業者為初始傳播源,具有一定的指代意義,並在傳播擴散中被賦予更多解讀,比如「pick」本意是選擇、挑選,可以引申為求支持;「skr」本意是擬聲詞,引申出讚揚認同和諧音「si ge」;「swag」本意是搖晃、垂下,引申為潮酷、有態度等等。
不成熟的案例如《偶像練習生》「balance」、《中國新說唱》的「Hook」,同樣被導師掛在嘴邊,卻難以復制「freestyle」的走紅路徑,原因就在於單詞過於專業化,缺乏大眾化應用場景。
2、契合特定傳播環境、特定情緒
案例:《創造101》「轉PO這個楊超越……」「菊外人」
綜藝想要獲得全民熱度,無外乎兩種途徑,引領風尚潮流和契合國民情緒,在綜藝越來越難創新出彩的當下,後者成為大多數頭部綜藝的首選,比如《創造101》的成功出圈,一方面在於抓住了女團匱乏的市場,另一方面則是滿足了當下年輕人的情緒、態度表達。
比如,實力不夠卻拿到第三名成績的楊超越樹立「錦鯉」人設,「轉PO這個楊超越……」一度成為網路口頭語,楊超越的保佑頭像席卷朋友圈。比如,菊姐王菊粉絲的花式土味拉票則造出了「菊外人」的概念,特指不知道王菊是誰,也沒有看過《創造101》,但卻被「給王菊投票」的信息包圍的人。
3、粉圈用語大眾化
案例:《偶像練習生》《創造101》「C位」「練習生」
粉圈用語大多是從日韓等粉絲經濟較為成熟的地區製造傳播,並伴隨國產養成類、選秀類節目紮堆出現而大眾化,比如「C位」「練習生」等概念,其中傳播範圍較廣的是「C位」。
「C」是英文單詞center的縮寫,意為中央、中心。「C位」一般指舞台中央或藝人在宣傳海報的中間位置,比如《偶像練習生》冠軍蔡徐坤和《創造101》冠軍孟美岐即是C位出道。後「C位」被引申為各種場合中最重要、最受關注的位置。
4、重新解讀釋義
案例:《變形計》「真香」「真香警告」「真香定律」
這類綜藝熱詞往往出自反轉場景,產生一定的喜劇效果,但對熱詞的推廣度遠大於節目,比如「真香」一詞最早出現在第八季《變形計》中,時隔一年後意外爆火。
節目中,城市主人公王境澤嫌棄農村條件不好,放出狠話說道:「我王境澤就是餓死,死外邊,從這里跳下去,也不會吃你們一點東西」。但沒過幾個小時,處於饑餓狀態的王境澤只能回到農村家庭吃飯,邊吃還邊說了句「真香」,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由此延伸出主動打臉的「真香警告」「真香定律」,被大家廣泛套用於明星身上,如《奇遇人生》中不情願的樸樹快速融入環境,放話「不會進軍娛樂圈」的「髮際線男孩」小吳開始接廣告、上節目等,一次次挖掘「真香」的更多應用場景。
5、緊跟潮流,回應集體情緒
案例:《奇葩說》「開杠」
《我家那小子》「朋克養生」
緊跟潮流的綜藝熱詞,往往與當下年輕人的語態環境、表達方式、情緒轉變密切相關,比如2018年的網路流行詞「杠精」「朋克養生」都在熱門綜藝中有所結合,進一步激發大眾的情緒共鳴。
「杠精」指抬杠成精的人,這類人往往並不關注客觀事實,經常為反對而反對,與辯論有著形式上的相像,於是曾重新定義「奇葩」的老牌網綜《奇葩說》,在第五季節目中特別設計「開杠」環代替「奇襲」環節,即兩位辯手站在舞台中間互相反駁,對抗感升級。
「朋克養生」指的是當代青年的一種一邊作死一邊自救的養生方式,跟《我家那小子》的嘉賓氣質十分吻合,陳學冬、錢楓、武藝等明星一邊連軸工作、吃外賣、熬夜,一邊看醫生、推拿針灸、保養,正是大多數年輕人的通病。
綜藝熱詞2018年集中爆發並非偶然,整理熱詞的傳播管道、方式等元素,可以總結出三個新特徵:
1、誕生地從電視綜藝向網綜轉移。熱詞往往與現象級綜藝相伴,比如《超級女聲》的「PK」、《中國好聲音》的「I WANT YOU」、《奔跑吧兄弟》的「伐木累」、《非誠勿擾》的「爆燈」等,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超級網綜崛起,越來越多的綜藝熱詞從網綜中誕生,並在網路社交中發酵。
2、熱詞推廣成節目行銷工作之一。綜藝熱詞往往是能夠與節目劃上等號的,因此與早前自然傳播方式不同,節目儼然成為熱詞的重要推手,不僅在節目中反復出現、強調意義,而且在推廣中運用多種方式強化熱詞概念與節目的聯動,獲得更多關注度。
3、熱詞更新迭代越來越快。隨著節目數量增加、更新替換速度加快,熱詞的出現越來越集中,影響力被分散,影響的範圍和時間也被壓縮,去年的「freestyle」尚且可以持續一年熱度,今年的綜藝熱詞則大多伴隨節目生滅,成為季度性流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