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五四運動的先驅們高舉「德先生」「賽先生」的大旗,第一次為中國人帶來了科學精神。
1963年,毛澤東指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
1978年,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如今,上至最高主管人,下至平頭百姓,對科學技術的重視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認為,「科普的勞力價值絕不低於科研的勞力價值。很多創新思想開始都是以科普的形式在腦子里出現的,而做完研究後,科研成果也需要科學家做推廣工作。」
而中國在科技上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題,做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但這並沒有走進大眾的生活,直到《加油向未來》的出現。
做好科普節目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把抽象的科學原理講得形象生動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正如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院長胡智鋒認為的那樣,「《加油向未來》不僅在世界電視領域,在科技類節目當中也是最難做的,一是科學本身難;二是科學普及更難;三是在科普的基礎上做成有趣、好玩的節目難上加難。」
但是節目組和專家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還是把這件事情做成了。面對科普節目,節目組都沒有經驗,但幸運的是,遇到了北京交大物理實驗室的陳征老師,陳征老師和他的團隊一起,投身節目製作中,從節目每一個實驗的成立到測算,到驗證,到自己下料去工廠做道具,全程為精彩的節目做著最大的努力。
到了第二季,中科院物理所的老師們,還有中科院傳播局的老師們向節目伸出了援手,使得節目組在第二季能夠得到更多大的科研機構的幫助,能夠在節目中呈現更多國科研重器和科學成果。
終於,節目不僅得到了觀眾的喜愛,也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認可。
教育部辦公廳巡視員、部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續梅點評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引導孩子們能夠追求科學、享受科學是我們包括傳媒在內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如果我們不從孩子抓緊起,未來我們的技術可能還得受制於人。《加油向未來》不僅是告訴孩子們科學是什麼,同時潛移默化的將愛國、愛科學、創新精神、不畏困難、敢於探索等等融於其中,這些都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
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宓奇從一名科學教師的角度出發,認為「《加油向未來》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在現場展示的這些實驗其實從實驗設計到裝置的設計和搭建,再到演示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教學的過程。」
科技部辦公廳副巡視員、科技部新聞發言人呂靜認為:「《加油向未來》首先用趣味性吸引人,在專業方面,做到了抽象的科學原理與具像化的表現形式有機的融合,同時節目體現一種人文的關懷、人性的光輝,推進社會對很多事情形成共識,科普不只是科普知識。」
東風汽車連續三季冠名《加油向未來》,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李平安表示支持科普是東風的責任:「在全民娛樂化的當下,科普節目受眾相對窄,但總要有一些企業去做,來影響下一代,這是東風作為央企的社會責任。」
《加油向未來》從科普著手,啟迪智慧,傳遞科學精神,從每一個細節出發,做好傳播科學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