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隔30載,《龍貓》重返銀幕放映,有人調侃:欠宮崎駿的電影票終於還上了。
影片拿下過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佳電影的頭把交椅,但這只是他走向封神之路的開端,甚至連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片《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形象以龍貓為范例。
對吉卜力和宮崎駿而言,影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對眾多觀眾而言,它也是童年生涯里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
影片從辭去大學教授的達郎帶著兩個女兒來鄉下生活開始說起。農村的蔥蘢秀林、澄澈小溪、清新空氣,無不令人心馳神往,大自然的獨特風光使人沉醉。
與田園牧歌式的舒愜生活相映襯的是淳樸勤勞的人情味,因而達郎一家對陌生新居會迅疾適應下來。
患病的媽媽在醫院,這個無異於晴天霹靂的消息讓一家人難免悲傷。但生活得繼續前行的道理又鞭策著他們不能放棄。
達郎用幽默和豁達肩負著生活交給他的沉重使命,作為一家之棟梁,他要堅挺自己對美好未來的信念,才可有創造未來的機緣,並將信念輻射女兒同樣抱有對生活的熱忱。
當女兒對頹圮的房子表現不適,且害怕隨處可見的黑乎乎的東西,達郎便打趣到這些是灰塵精靈;在洗澡遇大風的情況,達郎教女兒大笑來緩解恐懼;當全家被媽媽住院的事實籠罩,達郎鼓勵做家務,連地板上的橡樹種子都在調侃名列。
達郎用風趣的魅力感染著孩子,在危急情勢下亦能鎮定自若,寬慰孩子。知悉妻子最新病情時,他忍著自己的擔憂,轉而叫孩子們別擔心。
達郎明白兩個女兒與媽媽存在空間的距離,卻因情感的紐帶牢牢捆在一起。而之後小梅去找媽媽,導致全村人去找小梅的波折也是以孩子獨有的方式,對深厚情感的表達。
媽媽明白小月承擔著照顧妹妹的職責,心中不免愧疚。她為小月梳頭,以此表達對過於懂事的小月的疼惜;她聆聽著孩子說搬到新家的情況,並予以親切回應,讓孩子能因得到關注而滿足她的本意。
媽媽陪伴女兒的時間比爸爸少,卻憑著對女兒成長的細致關切了解她們的內心渴望,並積極回復女兒。盡管不能消弭缺席女兒成長的遺憾,可也「潤物細無聲」地將女兒想要的愛毫無保留地植入女兒心間。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圖景想必是如此,雙方互相理解和包容 ,格外珍惜眼前的幸福。
影片中達郎一家不啻為觀眾描摹了未經任何利益和矛盾捆綁的原生態家庭生活圖景,也傳達了形成和睦家庭氛圍需保持好的若干要素的良方。
在兩姐妹和龍貓坐在樹上望向窗內躺在病床上的媽媽和坐在她的爸爸時,她們此時的幸福一定超過原來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