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台北12月23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布袋戲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要讓它走向強盛。」因為這個理想,黃文章改名「黃強華」,開始了自己的布袋戲傳承推廣事業。那一年,他26歲,剛開始做布袋戲編劇。
生於1955年的黃強華是台灣雲林布袋戲家族的第四代傳人,也是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的公司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製作發行了逾2600小時的霹靂系列布袋戲劇集,成為布袋戲領域佼佼者,不僅將這一原本小眾的戲劇藝術推向大眾,更讓這一古老劇種走進年輕世代心中。
12月21日,黃強華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布袋戲屬於中華傳統偶戲中傀儡戲的一種,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後來傳入台灣地區,並衍生出具有濃厚本土特色的藝術形象和表演模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布袋戲在台灣步入全盛時期,全台灣同時存在六七百個劇團演出。
12月21日,操偶師在演示操縱霹靂布袋戲人偶。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然而,步入上世紀90年代,由於多樣化的娛樂業迅速發展,而傳統布袋戲劇本老舊缺乏新意、表演形式單一無變化,陷入市場萎縮的困境。
從父親手中接過布袋戲事業的黃強華開始思變,不僅大量使用飛沙走石、爆破特技、電影剪輯效果,更是改變父親堅持的「布袋戲應符合‘忠孝節義’教化」理念,將父親劇中「素還真」這一配角獨立出來,「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畫板,儒釋道為基色,描繪出一個絢麗多彩的仙俠江湖」。
12月21日,工作人員在影棚拍攝霹靂布袋戲影視作品。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當時我們對布袋戲進行了造型、劇情等方面的改革,對此一些老前輩有抵制的聲音。」黃強華說,現在流行的在50年後就會變成傳統,而只有堅持創新和變革,才能讓布袋戲一直流行。
如今,黃強華的霹靂布袋戲在雲林擁有3萬多平方米的三大攝影棚,大量引進好萊塢電影製作技術,並運用了電腦動畫的特技效果及數位音效製作,令布袋戲的影像、聲光效果更具震撼力和電影感。
12月21日,工作人員在影棚拍攝霹靂布袋戲影視作品。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記者走進位於雲林縣土庫鎮的霹靂國際大型攝影棚,操偶師、錄影師、布景師、道具師等劇組人員正忙碌著。一尊碩大的無頭半人馬形雕塑手拿金剛杵,在綠色光影與白色煙霧籠罩下,彌漫著神秘恐怖的氣氛。跟隨著對白講述的劇情,一具布袋戲人偶就在操偶師手中上下翻飛躍動。
「我們做文化的傳承,一定是要傳承給更年輕的世代。要獲得年輕人的喜愛,必須用年輕人的方式。」黃強華說,我們的創新除了要維系老戲迷,還要開拓非戲迷和年輕戲迷。清楚了目標,就知道了我們要給他們什麼樣的內容和養分。
12月21日,工作人員在影棚拍攝霹靂布袋戲影視作品。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同時是霹靂系列布袋戲總編劇的黃強華被戲迷稱為「十車書」,寓意「比學富五車還多五車」。他在創作過程中,將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對生活的觀察感悟融入古書老戲、歷史章回名著、傳統諸子哲思,以慢鏡頭語言思考快節奏畫面構成,造就強烈而奇麗的視覺風格。
「布袋戲之所以受人喜愛,就是因為它有文化的底蘊和情感,有撲朔迷離、高潮迭起的故事,有細膩的人性刻畫,有唯美的造型,有強烈的視覺呈現。」黃強華說。
12月21日,工作人員在製作霹靂布袋戲人偶。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這些年,霹靂國際更是在原創劇本製作布袋戲基礎上,將經營觸角擴及電影、平面出版、遊戲軟件、生活用品、玩具、主題樂園等領域,並頻頻與包括愛奇藝、優酷等在內的大陸互聯網企業合作,在大陸參加了廣州、北京、武漢等地的動漫遊戲嘉年華及西塘漢服節等線下活動,讓霹靂系列布袋戲在大陸收獲諸多「粉絲」。
黃強華正致力於培養更多能做現場表演的操偶師,並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同大陸的藝術團體合作,在劇院里向觀眾展示布袋戲之美。
圖為12月21日拍攝的霹靂布袋戲人偶。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我們將不遺餘力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向世界展現它的淵博厚重。」黃強華說,布袋戲是他一生的事業。
(視頻剪輯製作:新華社記者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