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至尾,一成不變的黑白底色,伴隨連綿不絕的冰冷陰雨和懸於朝堂之上的山水畫,這些刻意打造的旨在為突出「悲壯」「肅殺」的周遭氛圍,似乎無時無刻不在對觀眾宣講片子有多「另類」。
每一幀和每一幕都象是在翻一本厚重的水墨畫卷,正是所有畫面都被賦予了的水墨風格,難免會讓人聯想起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影子」。
不僅如此,於陰晦、冷雨中展現「影子武士」的輕盈、飄逸,還有水滴視覺以及太極打鬥,觀眾仿佛依稀又看到了《英雄》的影子;一把雨傘,或對棍,或對刀,所有的打鬥場面更象是《英雄》的翻版,你要說它不討人喜好,也沒辦法,這純屬個人風格所致,不錯,這就是「老謀子」的風格,而拋卻這些「雷同」之後,你會發現可看的就只有故事情節本身和演員的表演了。
若說看點,即是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影片偏重表達人物「心機」,正是源於劇中每個角色「各懷心腹事」,內心都似外面陰雨天一樣,才得以將「江湖險惡」表現到極致,而這其中最大「反轉」莫過於自始至終扮演「為人所用」角色的「影」竟然利用了所有人,最終一舉成為利益「博弈」中的最後「贏家」,片尾境州不僅獲得自由,還不枉以往所有的付出,連同忍辱負重所經歷的種種不堪與苦楚,一朝翻身,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他的隱忍和堅持該算是足夠「勵志」了。
條理明晰,不涉及過多的人物角色的「人設」表現形式,倒是讓故事本身略顯單薄了一些,說到演員的表現,不得不提關曉彤,那段藏於屏風後面,提示其君王哥哥不能殺子虞的那句「哥,哥不能斬」很是搞笑,在如此肅殺、悲涼的氛圍中,其飾演的長公主竟然表現出難得的「笨蛋」一面;除此之外,編導也賦予了長公主這個角色剛烈的一面,其不畏強權,最終親手殺了本想納自己為妾的楊平,這個戲份豈非在向觀眾傳達長公主這個角色不光只是來「笨蛋」的?其柔弱的背後是拳拳報國之心,可以與男人一樣上陣殺敵;還有一人分演兩個角色的男主角鄧超,為追求更好的銀幕效果,他不得不先增肥後減肥,除了身體條件必須滿足角色要求之外,為了更好地刻畫人物,他還不得不同時揣摩兩個人物角色的內心,想來這對於鄧超而言,應視其為其演藝生涯中一次難得的挑戰和超越吧。
名曰電影,實則走的是舞台劇的風格,對白、台詞風格,連帶語氣、語速都與戲劇非常地契合,尤其是鄭愷飾演的君王,他用近乎刻意癲狂的表演,特別是其說台詞的語氣,像極了話劇舞台上的某某。
若非遇到好本子,名導一般是不出手的,拿這部《影》來說,故事選材不錯,片子成敗與否就看講故事的人如何講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