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是由原奧斯卡獲獎導演Laurent Witz執導的經典動畫短片。該影片於2017年在澳大利亞上映,新穎的動畫情節設計和獨特的構思,使其獲得了新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其簡易生動的畫風,多彩多出人意料的劇情發展,巧妙地事件解決方式,通過敘述小男孩為了幫助朋友獲取平等的教育而選擇與現實抗爭的事件,生動形象的展現了平等教育對於命運的重要性。《齒輪》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舉止進行充分的對比,成功借助一部短片動畫為觀影者上演了一出的極具教育意義的溫馨動畫短片,溫情動畫的背後藏著的對於平等教育的無限訴求。
自1931年奧斯卡設立動畫短片獎起,類似於《齒輪》的短篇動畫就一直憑借其生動誇張的表現手法和簡單易懂的故事情節廣泛受到關注,而短篇動畫背後蘊含的深刻道理搭配動畫短片設計者留存的廣泛的想像空間使得短篇動畫的塑造吸引來一大批觀影者的目光。不到幾分鐘的劇情設計配合簡單的色彩調搭,使得劇情的展現更加富有張力,懸念式的結尾也使得觀影者有更多的想像空間從而引發大量共鳴。《齒輪》更像是世界的小縮影,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發展狀況,而這樣明顯的貧富差距又成為很多人尋求平等教育的阻礙與束縛,而只有當人們伸出援手,擺脫束縛,才能夠真正的改變兩者之間的真正差距。
故事要從坐在公園長椅上的兩個小男孩講起。在這個世界,人被自然的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人出生就含著金湯匙,他們永遠優美舒適的生活條件,完備高級的教育資源,過著上層社會的生活。另一部分人,一出生便活在破爛不堪的平民區,那里昏暗無光,沒有任何讀書的機會,成年之後就會被送到工廠做最為低級的工人。控制兩種人的是穿在他們腳上的滑輪,滑輪並行於軌道,產生很多不同分支,到了規定時間,齒輪轉動,人們就不得不隨著軌道前行去往自己應該去的地方。
這一天,公園的座椅上做著兩個正在寫東西的小男孩,他們發現對方所思考的問題和自己的出奇一致,二人打了招呼,意欲靠近彼此分享交流,卻無奈齒輪轉動,只能將二人往相反的方向帶去,貧窮一方的孩子還不幸丟失了筆記本,心情十分沮喪。
日子一天天過去,兩個小男孩逐漸長大。貧窮區的男孩子不得不隨著齒輪向工廠方向前進,擔任工廠工人一職,這意味著他將終身作為一個無法受到良好教育的底層工人,他是多麼羨慕住在富人區的孩子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優美的環境。而住在富人區的男孩子則駐步在街頭,享受著春光明媚,當他擔憂的轉頭看向窮人區時,那里惡劣的環境令他感到同情悲傷,他想靠自己的力量前往救助自己的朋友,於是,他費盡力氣掙脫腳下的齒輪,向工廠跑去,初次脫離齒輪的他又驚又喜,長時間未曾走過路的他用盡全力去適應,終於邁開雙腿向前跑去,在窮人區的孩子馬上進入工廠之時,他伸出雙手,幫助他脫離了束縛,二人開心的看著彼此。
周圍的人也開始試著掙脫齒輪,越來越多的人擺脫了束縛,漸漸的齒輪被磨損,再也無法運轉,二人開心的坐在公園討論著自己的所思所想,世界也不再分成兩面,而是同樣美好,同樣充滿光明。
《齒輪》的故事情節構思即為簡單,人物角色也極富特點,三十多位藝術家通過五個月剪輯,採取強烈的對照衝突,來激發對兩種人兩種不同命運的惋惜,一邊積極向上,一邊死氣沉沉。而真正能夠改變現狀的唯有擺脫束縛的勇氣和伸出雙手的援助。當一方足夠擁有勇氣去打破常規,而另一方也同樣願意接受幫助擺脫命運之時,世界會變得不一樣,而那種改變命運的夙願也將更加強烈,平等的社會教育才能創造平等的社會環境。
也許正如片尾字幕所講:「如果我們想改變世界,我們需要改變它的運作方式,幫助我們利用教育營造平等環境。」唯有接受平等教育,才能有更多的力量去改變現實的運轉方向,才能更好地改變世界。只有下定決心,才能夠在時代的大流之中擺脫束縛去為自己的將來而拼搏改變,用實際行動去創造更多的可能,去營造更美的世界。
《齒輪》的創造是在喚醒人們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營造平等的教育則恰恰是幫助我們掌握命運改變現狀的最佳利器。教育是一切開始的根源,只有從一開始去改變他逆來順受的現狀,讓他學會與命運抗爭,為自己的未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社會才可以發展,世界才可有所改變。《齒輪》的出現,或許就是在不斷告訴我們,當你足夠優秀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一個人的時候,請不要吝嗇的伸出援助的雙手,去為他爭取更多平等的受教育權利,給他力量與支持,這樣你們才能一同改變現狀,獲得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