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曾經,有這樣一所大學:只存在了短短8年時間,卻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如李政道、楊振寧……雖十分窮困,卻被很多人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它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南聯大」。
最近,一部紀錄片《西南聯大》把那段故事再次搬上螢幕。片子在央視播出後,好評紛至沓來,豆瓣評分一路攀升到9.3。5集的片子如何還原不朽傳奇?
日前,導演徐蓓接受了中新網記者(微信公眾號:cns2012)專訪,將幕後故事娓娓道來。
圖片來源:紀錄片《西南聯大》視頻截圖
以「主題」的方式結構全篇
5集片子看完,能發現這部紀錄片有點特別:它沒有按時間線敘述,而是確定了5個主題,將相關的人物、歷史事件鏈接在一起。
比如第一集《八音合奏》,講述了西南聯大「三位校長」的故事;第二集《剛毅堅卓》,則概括了正是聯大師生在昆明辦學八年的寫照:無論何等艱難困苦,卻從未間斷教學與研究……
每一集都有新的故事,每一集又有不同的視角。
「從時間線來布局確實有優點,觀眾容易接受。」但徐蓓很糾結,要展現那段歷史,不能滿足於僅僅把這段歷史說出來,而是得塑造人物,體現當年師生們的風采和不屈精神。
所以,徐蓓和團隊選擇以主題方式結構紀錄片。這樣,即便是一個人性格的變化,都在一集中有完整的呈現,一目了然。
圖片來源:《西南聯大》視頻截圖
例如,以此在紀錄片中勾勒出西南聯大教授聞一多約十年間的人生軌跡。最後一集,講述到他被暗殺時,看到彈幕一片「淚目」的留言,徐蓓覺得,這種拍攝方式,有成效了。
曾有觀眾提出,「主題式」的紀錄片,容易引起敘事混亂,看得人如墜雲里霧里。徐蓓也承認這一點,「要體現人物,有時不可避免會損傷片子的整體性,這也確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每集篇名都是怎麼來的?
某種程度上,《西南聯大》能火,跟細節處理也有關係。
在雲南省檔案館拍攝。徐蓓供圖
《西南聯大》並不是單純的影像呈現,而是利用插畫的方式做到情景復原,讓每一位老師、學生的形象呼之欲出。
細心的觀眾還能發覺,每集篇名,幾乎都是出自當年與西南聯大有關的一些文本,並且與該集內容相關。
徐蓓解釋,「《八音合奏》講三個學校的聯合,出自馮友蘭先生撰寫的紀念碑碑文;《火的洗禮》體現了西南聯大和抗戰的關係,這四個字源於朱自清先生的一段話」。
在內容方面,《西南聯大》花費了更多的精力和篇幅,大量引用當事人的口述史實、書信,以第一人稱「我」進行講述,再從這些文字中鋪陳細節,找到合適的故事,放在片中合適的位置。
圖片來源:紀錄片《西南聯大》視頻截圖
比如,片中引用蔣夢麟的《西湖》、聞一多寫給妻子的書信,配上娓娓道來的旁白,仿佛又將觀眾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一部「再不拍就來不及了」的紀錄片
細節處理是否得當,還要看拍攝背後的功夫是否到位。
為了《西南聯大》,徐蓓帶領創作團隊收集了眾多影像、書信和日記等珍貴一手史料,其中數十張歷史圖片為首次面世。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們走訪中國、新加坡等地,訪問了49位西南聯大學子,包括楊振寧、許淵沖等著名學者在內,獲得了第一手的珍貴資料。
採訪楊振寧先生。徐蓓供圖
「每次談起那段歷史,你都能感受到他們瞬間煥發的青春色彩,甚至連同學的學號都記得清。」徐蓓說,「可見這所學校對他們影響之大」。
更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老先生依然在工作,「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朱王希季、翻譯家許淵沖……採訪許淵沖時,老人已96歲,但表示還要把《莎士比亞全集》翻譯一遍。
而同為受訪者的楊振寧得知這個消息後,略帶調侃地說,「他這是嫌棄之前的人翻譯的不夠好是不是?」一下把徐蓓逗笑了,「他們並不在意物質條件,心思都在學術研究上」。
採訪王希季,徐蓓聽著老人用一口柔和的普通話描述當年奔赴西南聯大的想法——「就是要為抗戰出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出力」,她眼圈也紅了。
在英國劍橋拍攝。徐蓓供圖
有位網友說,這可能是一部再不拍就來不及的紀錄片。
的確如此,導演組採訪的那些西南聯大學子,最年輕的也近90歲高齡。在節目尚未播出的時候,其中2位已經離開人世。
「所以,我更要盡可能把《西南聯大》拍好,讓人們銘記那所大學、那些人。」徐蓓說。
所謂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
今年11月,《西南聯大》播完了。時間又過了一個來月,在視頻網站上,關注度還是居高不下。評價的人數越來越多,卻依然維持著9.3的高評分。
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在翻閱網友評論時,徐蓓說有一個評論讓她印象特別深刻:「這是一部能夠解決人生問題的紀錄片。」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對理想的向往,對美好人格的敬仰。這也許曾被瑣碎的生活埋沒,但遇到合適契機就會被激發。」徐蓓認為,西南聯大師生們的言行,就是這個契機,「看到人性中光輝的一面,人們都會為之感動和振奮」。
徐蓓感慨,就像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所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西南聯大老師們以身作則,他們對學術的嚴謹和對真理的追求,都在印證先生這句話。」
圖片來源:紀錄片《西南聯大》視頻截圖
她用「信仰」二字來概括「西南聯大」精神:對知識和文明的信仰,對真理和中華民族的信仰。
即便面對戰爭威脅,即便飽受貧窮病痛折磨,依然矢志不渝。也許,這才是《西南聯大》能火的主要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