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言偃
來源:精讀(ID:jingdu999)
1
前段時間,一知名婚戀網站發布了一篇《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現在中國的單身人群中,超過半數的人單身時間在3年以上。
同時,超過七成的人,追愛耐心不超過半年。
更有一半的人陷入了「追愛被動症」,也就是說不會主動去「脫單」。
此外,還有一半以上的單身者認為,事業比愛情要重要,所以在事業和愛情之間,他們會選擇事業。
前兩天,又看到上海市婦聯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上海女性初婚年齡已達29歲,已經高於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與歐盟平均水平持平。
(圖片來源網路)
曾經,多少人心中的標配人生,就是在30歲之前買房買車,結婚生子。
如今,單身、晚婚,卻越來越變成了很多人的主動選擇。
這讓我不禁開始思考:
為什麼如今大家都不急著脫單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將就了?
為什麼標配的人生,越來越多人不願意過了?
2
前同事璐璐31歲,單身海歸,生活在二線城市,和父母同住。
這幾個標籤共同出現,就注定她難逃被「逼婚」。
早在30歲之前,她找對象的態度是積極的,她聽取父母的意見,頻繁相親,但是卻屢戰屢敗。
璐璐說:我真的不是挑剔,我也試過和一些父母覺得不錯的人接觸,但一段時間後,我還是沒法說服自己,為了結婚而結婚。
「沒有合適的」是那段時間她說得最多的話,父母的不理解,周圍人窺視的眼光,讓她情緒低迷。
終於,在介紹人一次又一次的強調「女人過了25就不值錢」的論調中,她想通了。
年近30的時候,璐璐辭掉了穩定的翻譯工作,轉行做起了主持人。
如今的她,事業越做越好,每天堅持健身,定期旅行,從她偶爾發的朋友圈里,看到的也是一個能量滿滿的她。
璐璐父母那邊,這兩年看多了結婚沒多久就離婚,或婚後過著雞飛狗跳生活的人,也早就不催她了。
上次碰面的時候,我問她如今對找對象的看法。
她表示,誰會真正喜歡孤單呢,只是不想勉強自己罷了。過了30歲,我反而想通了,不急著結婚了。
如果讓我找個眼界、學識都不如自己,沒有共同話題的男人,我寧願一直單著。
是啊,絕大多數的大齡未婚青年不結婚,其實都不是因為嫁不出去,而是不想將就,不想降低自己的要求,找個不合適的人結婚。
畢竟,與高質量的單身相比,低質量的婚姻才是更可怕的事。
3
高中時代的閨蜜丹丹985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留在了一線城市。
她很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之餘,周末經常跟著社團外出登山徒步,長假時要麼回老家要麼獨自遠行。
生活豐富多彩,幾乎從來沒見她無所事事過,經常讓我這個早早結婚生娃的人羨慕不已。
女生年近30未婚,對我們那個十八線縣城的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有些難以接受的。
幸運的是,她的父母非常開明,很少在這方面要求她,看她一個人過的很好,也就放心了。
我也問過她是不是打算一輩子不婚,她表示那倒沒有。
「只是從小就獨立慣了,自己就能把生活安排得好好的,實在找不到急著脫單的理由。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找另一半的標準越來越明確。
比如,他不能有小肚子,不能沒有自己的事業,不能不愛乾淨,要愛旅行等等。
也正因為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所以凡是不符合要求的,我真的一點時間都不想投入」。
聽完丹丹的話,我想起《歡樂頌》里安迪說的話:
生活節奏完全打亂,很多時間段身不由己,需要配合另外一個,真受約束。人得愛得多深,才肯與一個男人結婚生孩子,都想像不出來。
對於很多大齡青年來說,比脫單有趣的事情太多了,戀愛越來越成了錦上添花的東西。
其實,打定主意一輩子單身的人很少,只是要碰到真正合適的人不容易。
如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所說,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婚姻的意義,單身、晚婚成為一種主動的選擇。
的確如此,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明白,婚姻不是必需品。
如果婚姻不僅不能讓你更舒服開心,反而讓你鬱鬱寡歡,那麼婚姻的意義是什麼呢?
4
最近的一起綜藝節目中,柳岩也談到父母催婚的問題。
柳岩說,其實她覺得人人都需要婚姻,但她現在找不到結婚的理由,還想要領養孩子。
而汪涵則說:「不一定,有的人他就需要婚姻,但有的人不需要。」
他讚成柳岩想領養孩子,他還說結不結婚就跟買東西一樣,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一生太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里也說:如果親密度沒有達到相當程度,就匆匆忙忙確定婚姻關係,就會造成了婚姻的隱患。
深以為然,婚姻的基礎應該是愛,而不是將就、匹配。
要知道婚姻從來不應該是一件必須要去做的事,標配的人生也並不存在。
如果一直沒有遇到那個能讓你怦然心動,攜手進入婚姻的人,繼續單著又如何呢?
我們實在沒必要委屈自己,也耽誤了別人。
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只要你過得好就好。
©作者簡介:言偃,精讀主創,個人微信公眾號:言偃(ID: wyl_yanyan )。本文首發於精讀微信公號(ID:jingdu999)。英語美文(ID:beautify_english)經授權發布。
英語美文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