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星河鷺
回望即將過去的2018,古裝劇由台轉網,在暑期檔迎來「雙子星」《如懿傳》《延禧攻略》;現實題材多而不強,《戀愛先生》《歸去來》等劇集雖有不俗收視,卻始終懸浮;青春、懸疑等網劇不似去年那般出圈,在細分題材道路上繼續狂飆;年代劇則沒有湧現《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爆款,一部《娘道》反倒撕裂了本已有巨大鴻溝的網台受眾;還有《鬥破蒼穹》《武動乾坤》等男頻IP劇,似乎尚未綻放就已凋謝……
2018已經「餘額不足」,劇集市場能否打破此前的「劇荒」,為全年劃下略微完美的句號?從已經定檔的劇集來看,強監管政策下的作品以獻禮劇為主打——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與建國70周年,踩上政策風口的獻禮劇,正「組團」來襲。
只是,在《你遲到的許多年》《創業時代》《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等獻禮劇接連啞火之後,這些或書寫時代芳華,或描摹社會變遷,或復刻人性冷暖的「新勢力」,能否為獻禮劇正名?
內容目錄
Toggle政策+資金雙扶持,從央視到衛視高唱「主旋律」
11月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京召開全國廣播電視與網路視聽文藝節目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外界最為關注的是「堅決執行網上網下同一標準」的網台同標。另一個值得業內關注的,則是廣電總局對於創作主題的一再強調。
聶辰席在會上表示,「廣播電視文藝工作者要聚焦主題主線,真情謳歌偉大時代,圍繞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超前謀劃、精心組織、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打造好重點電視劇、網路劇、紀錄片、動畫片、文藝節目,以對時代、對藝術高度負責的精神,推出一批能夠在歷史上打下烙印、在人民中留下口碑的精品力作。」
事實上,這並不是廣電總局第一次針對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提出的創作要求。早在3月22日,廣電總局就發布《關於做好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選題規劃工作的通知》,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黨和國家重大宣傳期和宣傳節點,對中央電視台、省級衛視及製作機構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年之內多次發文強調主旋律宣傳,可見影響意識形態走向的獻禮劇,在主管部門心中的分量。除此之外,廣電總局還於前不久公布電視劇引導扶持專項資金劇本扶持項目,《大江大河》《人民的名義》等獻禮劇名列其中。
正由於政策+資金的雙扶持,2018年最後一個月,幾乎就是獻禮劇的天下——《那座城這家人》《大江大河》《外灘鐘聲》《北部灣人家》四部獻禮劇攜手霸屏。
從播出平台來看,無論是中央電視台還是一線衛視,強勢的獻禮劇都成為其「剛需」。李雪健與劉莉莉主演的《北部灣人家》,在12月2日在央視八套播出;改編自長篇小說《平安扣》的《那座城這家人》,在11月底火速定檔;在東方衛視與北京衛視聯播的《大江大河》,則是12月當之無愧的「頭號選手」;從清宮劇走向年代戲的吳謹言,則與俞灝明聯袂主演《外灘鐘聲》,在浙江衛視與安徽衛視播出。
唯一沒有播出獻禮劇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江蘇衛視,則用一部《國寶奇旅》來表達一顆紅心。
延續現實主義回潮大勢,獻禮劇亟待出圈作品
政策風向勁吹,獻禮劇並非在12月橫空出世。早在國慶節之時,緊扣時代脈搏與社會風向的獻禮劇,就開始霸占電視台。這些電視劇或以普通家庭的多年變遷為切口,或以互聯網等特殊行業浮沉做鏡面,或關注軍人、民營企業家、海歸等特殊人群,以圖折射中國社會四十年來的滄海桑田。
9月28日,《你遲到的許多年》火線定檔,在湖南衛視播出;10月12日,黃軒與Angelababy主演的《創業時代》在東方衛視與浙江衛視聯播;10月16日,《正陽門下小女人》接檔《娘道》登陸北京衛視與江蘇衛視;11月11日,《我們的四十年》在江蘇衛視播出。除此之外,《風再起時》《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也先後播出,共同組成了獨具一格的獻禮劇內容矩陣。
可以說,整個Q4的台播大劇,幾乎被獻禮劇霸占,其背後的原因是電視台的國有性質與官媒喉舌屬性。獻禮劇承擔著發出主流聲音的重擔,也肩負著用影視藝術重現時代洪流的重擔。
不過,除了《正陽門下小女人》做到了口碑與收視的雙豐收之外,其他獻禮劇卻陷入到不痛不癢的境地,很難掀起較大的市場浪花,更無法營造全面熱議的話題度。歸納起來,觀眾與網友對獻禮劇的槽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啟用話題度與曝光率較高的明星,卻難以在演技上有優秀甚至及格的表現。《你遲到的許多年》播出時,觀眾對殷桃和秦海璐演技較為滿意,但歷來有演技槽點的黃曉明還是沒能逃過觀眾的火眼金睛;《創業時代》中,向來有觀眾緣與路人緣的黃軒,也未能讓Angelababy擺脫尬演的境地。
服化道上頗有質感,卻在劇情走向上未能貼近生活地氣。《你遲到的許多年》還原了特殊年代的生活氣息,從生活用具到服裝造型都值得稱讚,但因男女主角的情感走向引發爭議;同樣有時裝劇、偶像劇爭議的還有《創業時代》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光鮮亮麗的互聯網與時裝行業,俊男靚女情感戲甚至蓋過創業戲的劇情占比,都難以讓觀眾滿意。
唯一一部值得借鑒的《正陽門下小女人》,採用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方式,讓家庭的悲歡離合來折射時代的風雲百態。堅強獨立自主的女性主角,散發著現代女權的光芒。
整體來看,雖然霸占Q4小螢幕,但數量眾多的獻禮劇仍需要一部出圈的作品。
面對繼續垂直細分的網劇競爭,獻禮劇也有多元化面貌
細看12月播出的獻禮劇,《那座城這家人》《大江大河》《外灘鐘聲》《北部灣人家》風格各異,並非鸚鵡學舌地謳歌時代,而是從藝術還原生活的角度,來反映家國情懷與時代精神。
有唐山大地震做宏闊背景,《那座城這代人》並非要做時代變遷的光影註腳,而是聚焦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改編自長篇小說《平安扣》,《那座城這代人》要描摹出兩個家庭三代人的悲歡離合。七個姓氏組成的普通家庭,帶有天然的戲劇衝突與人物成長。半路夫妻搭夥過日子、地震之後非典再度給家庭帶來震蕩、情感糾結與癌症病魔交替進行,《那座城這代人》最吸引人的,應該是它重現「雞毛蒜皮」的煙火氣。
《北部灣人家》是「廣西定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李雪健飾演的老人生活在廣西西北部灣,一生歷經磨難,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歷史巨變。作為地方政府參與製作的獻禮劇,《北部灣人家》最大的看點是用家庭故事來折射北部灣的開發歷程。溫暖、細膩、動人,是《北部灣人家》能否被觀眾記住的關鍵。
同樣是記錄社會變革下的人情冷暖,從《北部灣人家》的鄉土視角轉向城市敘述的《外灘鐘聲》,試圖從上海弄堂裡挖掘出風雲巨變。從古裝劇轉戰都市劇的吳謹言,無疑是該劇的重要看點;而有鬼才導演之稱的管虎,能否賦予《外灘鐘聲》更多的藝術思考與人文關懷,也為外界所期待。
最重磅的獻禮劇,非《大江大河》莫屬。以上三部獻禮劇,均從細碎的普通人出發,找尋時代巨輪轟隆前行的某個側面;而《大江大河》則聚焦改革開放中的弄潮兒,他們或是民營企業家的典型人物,或是改革浪潮的先鋒闖將,在社會變遷中占有一席之地。最讓網友期待的,是正午陽光+孔笙+王凱的黃金組合,能否描摹出改革開放的社會畫卷,是《大江大河》能否出圈的關鍵。
可以說,面對網劇市場持續細分的勢頭,獻禮劇也把觸角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面貌有了多元化的趨勢。12月,面對《黃金瞳》等網劇的競爭,獻禮劇最終能否成功出圈?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