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無問西東是馮小剛導演的,最近看了才知道跟他並無關係,這部電影在宏大的歷史架構中討論了很多與時代無關的論題,剪輯混亂過場粗糙或者是導演稚嫩的表現,但是所有直擊靈魂的拷問和主演們的顏值就值回票價了呀,一部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電影,諸多的缺點還是掩蓋不住電影透出來的那股真誠的赤子之心,再者加上自己很喜歡 Amazing Grace這首歌,更加喜歡這部帶有知識分子情懷的文藝電影了。
一首中華兒女的青春史詩,本來覺得這只是一部清華的青春史詩,北大也可以拍個無問南北,但是真被劇情暖到了,特別是子怡和曉明那段故事,讓人心酸淚目,章子怡的演技太好了,力宏那段故事最後才感人,張震的那段故事也演的不錯。繼往開來,把握青春,中華兒女創造了歷史,更在創造未來,其實不論是否知道這一生將要發生什麼,也不論是否有勇氣,我們都會來到這個世界走一遭。時間的齒輪永遠不會停止轉動,時代或許不同,但人總是逃不掉內心的搖擺。
只是覺得張震和主線故事關係可惜太少了,以他來作為一個講述者和總結者會覺得有些遺憾,不過可以看的出導演的誠心,對於一些地方比較有情懷,有人文關懷在里面,有些視角的切換十分有意思,很多地方看著確實感動了。影片越到後面越壓抑殘酷,四段看似獨立的故事卻完全不獨立,每一個時代缺的都不是完美的人而且真實,每一個時代總是有犧牲者與被迫犧牲者,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時代故事也就會面臨屬於這個時代的選擇與被選擇。
梅貽琦讓吳嶺瀾找到了自己的文學之路,吳嶺瀾的啟示讓沈光耀毅然參軍報國,沈光耀的無畏同情之心救活了孤兒陳鵬,李想的犧牲換回了張果果父母的生命,張果果的不忘初心救治了四個孩子,一代代傳承。四段故事極其巧妙地聯繫在一起,可以說是一次清華大學歷史的一次普及,但在電影上的造詣極其深厚,1962年那段展現的是愛情的純真,和清華的精神結合在一塊,現代戲那段同樣也是,只是表現地有點弱。影片的完成度是很高的,李芳芳有借校史展示中國當代史全景的野心,盡管對大事件的描繪有符號化、程式化之嫌,甚至一度淪為大型配樂散文朗誦,故事銜接的方式也算平常,但整個大時代的脈絡與細節的確很紮實,很動情,內核有極度真誠的東西,並且這種嘗試本身就是勇敢而有益的。
導演的節奏掌控還算合格,賺人熱淚的是國仇家難時慷慨赴死和至親痛失愛子的悲愴,還有結尾處偉人們在歷史長河中走過的痕跡。導演是有文藝氣質的一個講故事的人,但是主題曲為什麼不安排清華哥哥代表李健來唱呢,有點小小的失望。其他方面總的來說有點面面俱到的感覺,幾個線索穿插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沒能立起來就流於形式沒什麼實際引人深思的內涵了。
幾個故事都很完整,也很感人,特別是王力宏跟章子怡兩個故事,各個主角氣質都符合角色設定,演技也都在線,布景服裝劇情都符合各個時代,畫面挺美,配樂也都不錯。不太明白的是,陳楚生那條線結局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可能前半段沒做好鋪墊,雖然後面每條線的劇情都拉回來一點點,但導致整部電影還是有點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但是又能感覺到導演是很努力的想拍好這部片,可能是因為新人經驗不足原因,整部片沒有達到我期待的那個成績,希望以後能帶來更好的作品。
電影里的細節如果去深入體會,會發現電影別樣的美,比如「靜坐聽雨。正是因為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堅持和守望,不跟風不忘初心,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並將之傳達身邊人,乃至整個民族,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才有了現在的我們。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表示看不懂,每個故事不但承接非常清晰,而且在片子後半部分會找到所有的聯繫,才能明白所謂精神的一脈相承,電影語言也是很好的,尤其每個故事銜接的鏡頭非常用心,非要雞蛋里挑骨頭,我覺得是黃曉明和章子怡那個,講的是批判與救贖,還是很有現實意義的,畫龍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