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寒冬里的首例國產綜藝落地北美市場,無疑是一股暖流,暖了市場,也暖了人心。
11月11日,浙江衛視《我就是演員》節目模式海外輸出簽約儀式在決賽的錄制現場浙江國際影視中心舉行。「我們有強烈的意願將這個節目呈現給全球更多的觀眾。」這句出自合作方美國IOI公司代表的話,也開啟了國產原創綜藝出海的新篇章。
年初以來,原創綜藝出海便屢屢被提及成為熱門話題。4月7日,九檔原創節目組隊出海戛納春季電視節,掀起「中國智造」熱浪,原創出海被提上日程。6月上海電視節上,業內人士齊聚,再次為出海出謀劃策。《我就是演員》就是在這個時候,作為國產原創綜藝代表,成為第一個走上出海談判桌的節目。而此次簽約更是海外製作公司第一次來華正式簽訂協議,真正在「家門口」 向世界展示海外市場對於中國綜藝模式的認可。
隨著《我就是演員》出海協議落地,也讓常年沉浸在「引進」陰影中的市場終於揚眉吐氣;就文娛產業來講,在2017年影視劇出海大年後,2018年綜藝市場也終於初步做到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跨越,成功解鎖出海路徑。回歸產業,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市場思考和挑戰呢?
復盤《演員》出海「始末」,
解碼綜藝出海的「硬指標」
「美國IOI公司和它的兩個創始人都是CAA的客戶,通過CAA對這個節目進行了深度了解之後,就委托我們聯繫浙江衛視進行版權購買的談判」」,促成《我就是演員》出海的CAA中國項目負責人表示。而這背後,《我就是演員》的出海,是一次國際市場對中國原創綜藝的主動認可。
據了解,早在《演員的誕生》播出時,IOI的合作方Hollow Men Productions就關注到了這一節目。當然這基於當下全球綜藝市場的發展現狀:「近幾年國際市場上的新爆款模式越來越少,像《演員的誕生》這樣獲得如此高口碑和關注度的現象級綜藝很少,可以迅速引起國際關注度。」
而此次模式輸出達成的關鍵有兩點:浙江衛視版權產業經營部的全力合作以及CAA中國對於市場和項目的專業評估。在歐美大型綜藝中,唱歌和舞蹈選秀的節目往往能拔得收視頭籌,但觀眾也日漸產生審美疲勞,而《我就是演員》獨樹一幟的演技競演類節目模式正是市場亟需的。
「目前海外沒有過類似的節目能讓這麼多優秀演員同台競技,對於好萊塢這樣一個演員水準極高的地方來說,上升期中的演員更加需要一個快速讓觀眾認識到自己的平台。節目正是關注到了這一群體,也能讓觀眾真正了解演員在創作過程中的辛酸苦辣」。綜藝現狀之外,《我就是演員》和北美市場有著天然的契合性。
同時,「節目本身的獨立原創性和普適性也是促成這次出海成功的關鍵元素」,,CAA中國項目負責人說。其實,幫助《我就是演員》國際版出海到北美市場,是CAA進入國內第13年來第一次嘗試打通中國國產綜藝與海外綜藝市場的模式輸出合作管道。但是她所講的原創性和普適性作為評估綜藝出海的「硬指標」,已然是業內人士的共識。
浙江衛視總監王俊在談及《我就是演員》出海時,也提出了三大核心要點:自主原創、模式清晰、完成度高。將原創擺在第一位,並不難理解。在今年6月上海電視節「網綜的產業化升級」論壇上,曾有業內人士便指出,「原創力和品質將直接左右出海之路」,「一個抄襲作品是不能成功出海的」。
同時,縱觀當下出海路徑的綜藝,無不是優質國產原創綜藝,當然這一標準,只是入門門檻,真正讓它們走出去的還在於內容的普適性。《我就是演員》聚焦演員演技本身,放之國際皆受歡迎的元素。「硬指標」已然樹立,能否為後來的國產原創綜藝淌出一條路徑呢?
答案或許是樂觀的。
歷時半年的「談判」背後,
原創綜藝出海難題有哪些?
《我就是演員》的出海,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開始談及出海,還要追溯到6月份的上海電視節,CAA中國首次與浙江衛視版權部門進行洽談,直到11月的合作達成,歷時5個月。「主要是中美的體系架構是不同的,合作推進中需要協調大量的細節溝通」,項目負責人坦言。
為了讓雙方在一個頻道上溝通,CAA中國做了大量的努力。從模式推介、分析評估、促成談判、達成共識到最終簽訂合同,包括中間的期望值管理、溝通管理,期間各個環節CAA中國都是非常重要的溝通橋梁。
當然,這一點基於CAA中國長期深耕國際市場和中國市場的豐富經驗。其綜藝部門長期參與中美雙方節目的製作,並輸送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以及燈光舞美等全鏈條上的優質人才,對雙方市場的了解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基礎。同時,CAA中國與美國總部也一直保有緊密的交流機制,定期會對各個市場的資源信息進行溝通與分享。
協議簽署只是出海的第一步,而對於淌過了這一步的《我就是演員》來講,國際版的打造該如何操盤,又能否適應當下市場的發展,才是真正的難題。
目前來看,深入到製作層面正在成為趨勢。以《我就是演員》為例,未來CAA中國計劃為國際版輸出中國雙語演員,進一步參與到節目的落地和本土化中。不過目前這一想法還停留在創意階段,需要經過播出平台的考量後再具體推進落地。
話雖如此,但中國製作方參與到國際版節目的打造中,無疑是國際化品質保障的助力。或可大膽預測,相比影視劇出海對人文情感共鳴性的要求,以模式為主、加入本土化製作的綜藝出海將開擴更大的市場,過去被「引進綜藝」霸占的中國市場便是證明。
從「快樂崇拜」到「國產崛起」,
跑步進入「2.0時代」
國產原創綜藝的出海,讓一直以來蒙在中國綜藝市場的陰霾正在褪去。如果從第一檔綜藝《正大綜藝》算起,國產綜藝走過了28年的時間;而從《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代表的「引進來」,發展到如今《我就是演員》的「走出去」系列,中國綜藝用了18年。
不諱言,國產綜藝對國外模式的引進,讓中國綜藝市場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時代,是中國綜藝市場的「快樂崇拜」期。但也不可避免引發了「唏噓」之聲,尤其是在抄襲爭議爆發的當下,也讓國產綜藝崛起前所未有的迫切。
近兩年來,原創綜藝迅速搶占市場主流聲音,《我就是演員》、《聲臨其境》等硬核綜藝、《一本好書》、《上新了故宮》等文化綜藝便是其中翹楚,而這無疑是綜藝市場良好的趨勢。事實上,從版權引進到原創,不過是市場發展的必經之路。
「國外綜藝的發展時間比我們早很多,而中國的綜藝萌芽較晚,借鑒和購買國外版權是在所難免的。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學習和積累之後肯定會有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而《我就是演員》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CAA中國項目負責人表示。
「引進來」助推的綜藝1.0時代,帶來了中國綜藝市場大爆發;原創綜藝興起並助推的出海浪潮,是綜藝市場的2.0時代,亦是中國「智造」在綜藝市場的表現。有了優質的原創綜藝的中國市場,何愁出海路徑走不通呢?
「做綜藝的目標從來不是為了出海,而是用優質的內容去影響時代,好模式自然而然會走向被復制,這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該項目負責人指出,「綜藝出海,只是剛剛開始,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未來我們要做的是在工業化上更專業,更能引領市場」。
回到當下,《我就是演員》的出海之旅還停留在早期階段,而未來它將在世界舞台上掀起怎樣的風暴,尚不可知。不過對於中國市場來講,已然邁出了關鍵性一步。「我們希望中國原創可以影響世界,CAA中國願意為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或許是所有從業人士共同的心聲。
END
-
往期熱文
-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鞏俐拒絕頒獎掀輿論風暴,金馬獎的「跑題」與「陣痛」
-
D&G涼涼:創始人辱華惹明星集體抵制,奢侈品牌在社交媒體時代為何「失控」?
-
《上新了·故宮》豆瓣評分8.4,文創IP如何找到「走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