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到貴州黎平縣的述洞村遊玩,這是一個古老的侗族村寨,還保持很多傳統生活方式並不為外人所知。這裡民風淳樸,人們好客,喜歡同外人交流。
在寨門口遇到一位九十歲的老人,給我們講述村寨的歷史,他說這寨門也有一兩百年了,村子裡住的都是侗族,老人還告訴我這裡人長壽,九十歲以上的老爺爺就有三位。
村口的一座鼓樓正在維修,邊上的碑石寫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來這個鼓樓叫「述洞立柱鼓樓」,始建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為純木結構建築,已經有快400年歷史,2001年被列入大世界 金氏之最。
鼓樓裡有一些老人在烤火聊天,詢問知道這些老人最大的也是九十歲,而八十歲左右的最多,問他們為什麼沒有六七十歲的?一個老人說,「他們還能下田幹活兒啊」。老人問我們來自哪裡,還高興給我們唱了一段侗族大歌。
有一個有趣現象,老人都喜歡吸煙,特別是吸煙鬥,幾乎每人的煙鬥都不同。這裡的老人心態非常好,言談中都是樂觀豁達的問題,雖然他們的收入不多,但都很知足,他們說村裡人都很長壽。
村街上一人家正在殺豬,就這麼簡單的處理了,但這裡豬都是用糧食和割草煮食餵養的,豬肉也很好吃。
一個老奶奶帶著孫兒過橋,孩子們好奇看著我們,這裡的外來人不多,從村裡走過,很多人會關注到我們。
這個季節正是秋收,是一年最忙碌的時候。這裡的農民收獲水稻方法比較特別,就是一棵棵的割下來,然後將稻穗捆綁好,挑回村裡。
在村裡家家都會有自己的谷倉,一般會建築在村外山坡或水塘裡,要防盜、防火和防老鼠。收獲的禾稻先要晾曬幹透,再裝進谷倉裡。
可能是才開始收割,晾曬的禾稻還不多,谷倉下的棺木很顯眼,雖然長壽,但這裡的老人還是給自己備好了生命的最終去處。
舂米,是一種沿襲千百年的制米方法,現在依然在使用著,但這是做「扁米」,先將稻谷煮熟,再舂成米,就可以直接吃了,是當地的特色食品,是他們的零食或小吃。
溪水邊,有兩個婦女在往大塑膠桶中舀水,原來她們要染布。這裡的婦女平時除了幹農活還要織布做衣服,雖然現代服裝已經很便宜,但不做不穿傳統服裝,老人家不習慣,而女人會被認為又懶又笨,給人笑話。
當然自己做衣服是從織布到染布、再錘布、再裁剪製作,費工費時,成本也高,但卻是勤勞的象徵。桶裡裝的不是染布用的顏料,而是板藍根的樹葉,泡制幾天就成為天然染料,不加任何化學成分。這裡吃的糧食生態,喝的水乾淨,空氣透徹,穿的環保,這應該是老人長壽的秘訣。
一個老人邊帶孫子邊同我們閒聊,年輕人大部分外出打工了,種地掙不到錢,只能解決自己吃飯,但走出去的年輕人吸收外面的理念太多,古樸的村落和民俗怕也保持不了多久了,畢竟時代在前進,文明在一體化,外面的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