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韓樹
來源 | 話娛
據了解,最近在CAA中國的促成下,浙江衛視節目組與美國IOI公司,就原創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簽署了模式授權協議。IOI將聯合其合作方HMP,與浙江衛視一起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諸多英語地區共同開發製作《我就是演員》的國際版I am the Actor(暫定名)。
這屬於國產原創綜藝節目模式首次落地北美主流市場,對於「靠著買版權和抄襲起家」的國產綜藝而言,是一劑強心針,意義頗重。
在簽約儀式上,CAA中國CEO這樣發言:”在綜藝模式和內容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後,綜藝的創新也進入了自主研發和海外輸出的階段,《我就是演員》這檔節目正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本土原創綜藝IP連續高調出海,差異化創新使其脫穎而出
《我就是演員》的確是目前關注度很高的一個「成功的案例」,但原創綜藝模式出海的成功案例卻遠不止它一個,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優質的國產原創綜藝模式IP已悄然出海:
2013年,江蘇衛視的原創音樂類綜藝節目《全能星戰》與國際知名節目模式公司Armoza簽約版權協約,輸出以色列;
2014年,央視與燦星聯合製作的原創音樂真人秀《中國好歌曲》將版權賣給了英國國際傳媒集團(ITV);
2015年,江蘇衛視的原創露西PK秀《超級戰隊》與Nice娛樂集團簽訂了模式預售協議,授權後者製作其原創節目模式在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四國的版本,觸電北歐;
2018年,央視原創文化類綜藝《國家寶藏》被21世紀福克斯和Endemol Shin集團買下國際版權,將與CCTV合作推出國際版。
2018年,浙江衛視和優酷等聯合製作的競技綜藝《這!就是灌籃》的模式版權被福克斯傳媒集團買下,將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進行該模式的本土化開發。
此外,據了解2017年戛納電視節期間 法國赫夫·休伯特電視製作公司表示有意購買《朗讀者》的節目模式,並在法國、瑞士、比利時等法語地區播放。
因此,從早些年的《全能星戰》和《中國好歌曲》到近兩年的《這!就是灌籃》和《我就是演員》,從北歐市場到北美市場,中國原創綜藝節目接連出海國際,並在近兩年明顯加快了腳步,國產綜藝似乎出現了「從購買外國節目模式到出售本土節目模式」的可喜苗頭。
這幾檔綜藝節目,乍看雖在內容、類型和模式各存迥異,但這些差異性正是他們的共通點。因為正是憑借各有千秋的差異創新性,使得其在綜藝市場競爭中能夠安然各分得一杯羹。
尤其在向來極易盲目跟風的國產綜藝中,自身產品突出差異性亮點顯得尤為重要。這些節目能夠細分偏小眾的市場,深耕對應觀眾和市場,根據受眾需求量體裁衣,進行差異化的節目研發。在題材選擇上也獨辟蹊徑,在模式上滿足受眾心理期待,進而更容易在市場上形成一定話題度。差異創新性正是這些原創綜藝節目的精髓。
以《我就是演員》為例,它作為一檔原創演技競技類節目,之所以能夠連續兩季保持較高的關注度和話題度,與其精確的受眾心理和需求對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近兩年流量明星憑借著旺盛的人氣在娛樂圈「大行其道」,甚至影視投資製作也順應市場,一貫遵循著「唯流量論」。但物極必反,觀眾逐漸審美疲勞,進而對其產生「實力和人氣是否對等」的質疑,並呼籲實力藝人的回歸。而《我就是演員》的出現,正好滿足了一部分觀眾的心理需求,及時地給予了他們一個話題討論的宣泄出口,因此便能夠很快引發相關話題的現象級廣泛傳播和討論。創新性的節目內容和差異性的觀眾需求形成一種良好契合。
此外,相較於電視劇和電影,綜藝作為娛樂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之一,因其所承載的內容視角更多元化和靈活,可以更直接地反映本土文化生活,也可以更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內涵,開發出更接地氣的本土綜藝節目,因此便成為了文化內容輸出中較為高頻的內容。
但這些接連出海的原創綜藝,能夠也讓向來遭受抄襲詬病的國產綜藝集體揚眉吐氣一次嗎?
出海的優質原創只是少數,大部分國產綜藝IP模式仍在照搬他人
據「北京商報」相關文章數據顯示,「近年來大陸綜藝市場規模一直保持穩定增長,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30.5億元,這一數字與四年前即2014年相比,是當時的2.5倍」。
但即使數字背後的市場潛力令人竊喜,似乎多年來習慣了「拿來主義」和「坐享其成」的國產綜藝,一時半會還無法學會「自力更生」。
有人在歸納十多年的國產綜藝歷程時,將其稱之為「國產綜藝版權引進史」。這種便捷的「版權引進」在2013年達到了一個高峰。據了解,當年各電視台播出的引進海外綜藝模式節目就有56檔。雖然其後廣電總局下發相關限制政策,但依然不能阻止各大衛視在政策背後大打擦邊球。
近些年,這種風氣似乎更甚。而作為亞洲最大綜藝出口國的韓國,則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國各類綜藝重要的「取材之地」。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稱,「中國國內的電視節目抄襲現象愈發嚴重,抄襲韓國的綜藝節目已經多達34個。這些節目在未得到版權保護的情況下,在中國以克隆方式製作而成,毫無保留地借鑒了其節目的前期花費的心思與精心做的準備「。
而國內觀眾們驚訝地發現,很多自己看得不亦樂乎的熱門國產綜藝,竟然不是山寨就是盜版:湖南衛視的《中餐廳》與韓綜《尹食堂》、湖南衛視的《向往的生活》與韓綜《三時三餐》、上海衛視的《極限挑戰》與韓綜《無限挑戰》,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與韓綜《Produce 101》等等。
無論在節目內容、打造模式甚至是鏡頭運用上,統統存在撞車的嫌疑。而且這些節目的背後製作方,有開始從各大衛視轉向新興網路視頻平台的跡象。
其實,在發展初期,對於經驗不足的國產綜藝,「引進」甚至「模仿」,都是一個自我積淀的必經階段。但是十多年已過去,當前的國產綜藝似乎依然處於「先引進國外成功的節目、再模仿成功的引進節目、再大規模的跟風成功的模仿節目」的怪異狀態。
而且這些自我原創力不足、嚴重同質化的綜藝節目,不僅逐漸導致節目內涵和價值觀的單一化,找不到與觀眾內心有共鳴的表達方式,造成觀眾不斷審美疲勞,而且還響著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
很明顯,在當前的綜藝市場上,依然各種花樣翻新的「洋綜藝」占據了多數,優質的原創國產綜藝依然屈指可數,接連榮耀出海的國產原創綜藝更是裝點門面的少數。
原創綜藝模式已成國產綜藝新命題,原創力才是競爭利器
雖然目前尚且不能全然斷定「國產綜藝的創新是否進入了自主研發和海外輸出的階段」,雖然國產綜藝的集體性原創化仍然還在路上,但是原創綜藝模式接連出海,對於國產綜藝是一種重要的文化鼓勵。
此外,在今年10月份舉辦的法國戛納電視節上,《國家寶藏》《朗讀者》《聲臨其境》和《跨界歌王》等中國原創節目主創集體亮相,贏得了世界的肯定。因此,原創綜藝模式已成為了中國綜藝發展道路上新的命題,這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綜藝的原創力亟待提高。
而且就國產綜藝當下的整體態勢來說,雖然當前廣電總局在不斷加強對綜藝節目的監管,並嚴格推出「綜藝限薪令」,但政策的助力在一定程度正是對綜藝市場「過度娛樂化」「明星噱頭」和「急功近利」等錯誤傾向的有效遏制;與此同時,今年秋季各大衛視和視頻平台均亮出各家的綜藝片單,瞄準時機,紛紛加大在綜藝領域的重點布局。
因此,在當前「文化類綜藝成為主角」「偶像養成熱度不減」「音樂類綜藝持續霸屏」和「體育類綜藝迎來新風口」等利好的趨勢下,雖然原創節目不僅要承擔更大的風險還要投入更多的製作精力,但另一方面,突破原創模式牢籠,激發全行業的創新,打造原創綜藝精品,才是綜藝製作者們在新態勢下脫穎而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