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7歲的女孩曾經在夏天的凌晨半夜才回家。過了幾天,她的父親約她外出喝酒,還對她說:「盡量喝,爸爸會負起責任帶你回家的,放心喝吧!」
那天他們一共跑了5家店吃吃喝喝,但到了最後一家時已經毫無印象,她醉倒在了吧台上。
事後,父親叫了計程車帶她回家。
隔天,女孩醒來,發現父親一早就出門了,但給她留了一封信。
信里這樣寫道:
昨晚你記得喝了多少酒而醉倒了嗎?一共是兩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這就是你的極限。世界上有很多壞人,我沒辦法永遠在身邊保護你,所以才讓你知道你的極限,學會自己保護自己,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這位父親沒有用強硬的方式教育女兒,而是用了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給女兒好好上了一課。
的確,對於女孩子的自我安全保護教育,最需要的就是一種底線教育。
父母拼盡所有富養女兒,保護她十年、二十年,但孩子不可能始終待在自己的視野里,而且終歸要長大。
長大以後,社會不會給女孩子太多試錯的機會,一旦有都會是致命的,所以女孩子需要有一個底線,了解自己所能承受的極限,保護自己先從了解自己的極限開始。
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
你弱勢對方強勢,請不必善良
女兒,你是一個孩子也是一名女性,走在街上遇到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請求幫忙提東西,媽媽希望你拒絕這個要求。
作為成年人,他應該可以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求助另一個成年人,而不應該尋找一個比他弱勢許多的孩子。這樣的求助里,往往就埋藏著危險。
對方提出讓你進入封閉空間時,請不必善良
正如李洋潔和小雲,她們遭遇不幸的導火索都是因為她們接受里別人的求助,並隨陌生人進入封閉空間里進行幫助,這是非常危險的。
在公共場所,壞人的許多行動並不敢施展,但是當把你帶到封閉空間,一切就難說里。所以,當有陌生人提出請你到他家里或者店里幫忙時,請拒絕他。
面對長期尋求幫助的懶惰者,請不必善良
女兒,我以前聽過一個笑話:
一個人每天下班都會給家門口的乞丐一塊錢,半年過去,有一天他突然不想給了,結果他經過那個乞丐時,乞丐將他狠狠罵了一頓。
這世界有一種人特別好吃懶做,當你幫助里他第一次之後,他會漸漸把你的善良幫助視為理所當然。
有一天,當你突然決定不幫他時,他會忘記你過去 所有施於他的恩情,反而恨你此時不幫你。
生命危急關頭,請不必善良
身為女孩,當出現天災人禍時,請首先保全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盡快撤離危險區,然後再通知**或者部隊,讓他們來救援困在災難中的人們。有時候你不管不顧地沖入救援現場,會給救援帶來更大的麻煩。
不要混淆同情心和愛情
女兒,當你長大,會遇到愛情。
你或許會遇到一個身處異鄉的打工仔,你或許遇到一個剛被女友拋棄的男孩,你或許也會遇到一個比你大二十幾歲的離異失落大叔。
於是,你心中的善良被全部激發,你突然就想給他帶去溫暖、想去拯救他、想讓他重新笑起來,你想愛他。只是,女孩,你千萬要冷靜下來理清楚,你到底是同情他還是真的愛他?
愛情和同情心是有根本性的區別。當你奮不顧身地沖入你這場愛情後,或許最後你發現,你只不過是當初因為同情他,而他卻很可能讓你後來的人生都陷入悲劇。
女兒,爸媽希望你做一個善良而智慧的女孩,不暖到燙傷自己,也不冷到凍傷身體。當你獨自在外,有人需要你的善良,請冷靜地想一想媽媽今天告訴你的那五條底線,再決定是否要繼續「善良」。
女兒,爸媽不希望你一定成為學霸,不希望你一定成為人中鳳,從你出生起,媽媽只有一個不變的樸素願望——望你一生平安。
女兒,爸媽對你的愛很長很深,但我們對你的保護卻那麼有限。未來的許多路都由你自己走,希望你永遠記得媽媽的話:
這世界好人很多,但壞人同樣也不少,請管好你的善良。
給男孩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有一個14歲的男孩,放學後看到書亭里有一本喜歡了很久的書,可是自己沒有那麼多錢,於是就大著膽子把書藏進了懷里,誰知被剛轉身的老板發現了,老板把他扭送進了派出所,幾名警察輪流審問他,還打電話通知了孩子的父親。
很快,孩子的父親就趕到了。男孩低著頭,默默等待父親的責罵。
「我想,這一定是個誤會。」父親淡淡地開口了,「因為我非常了解我的兒子,他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他一定十分喜歡這本書,只是因為沒有帶足錢,才這樣的。你們看這樣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錢買下這本書,這事就算結束了。」 然後,父親就掏出了錢包。男孩驚呆了,他看著父親,父親也看著他,眼里沒有責備,有的只是愛憐。
出了派出所,父親停下了腳步,他捧起孩子那張滿含羞愧與感動的臉說:
兒子,人這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會犯錯誤。聽著,忘記它!不要讓它在你心里留下陰影,好好學習和生活,只要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你依然是一個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說完,他鄭重地將這本書放到孩子手中。男孩控制不住地放聲大哭,父親慈愛地將他摟進了懷里。
給男孩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男孩子的成長難免會犯錯,犯錯後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正確的教育,受到社會過多負面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誤入歧途,陷入陰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的陽光教育,教會孩子學會承擔,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對於孩子的教育,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男孩和女孩在生活中會面臨不同的危險和挑戰,父母能夠做的,不是為他們預知每一次風雨,而是教會他們在面對事情的時候,能以合適的方式去解決。
社會上常說窮養兒富養女,其實不然,窮養出來的男孩成長後也許很容易被物質誘惑,而富養出來的女兒或許也會太天真。最好的辦法,是根據孩子的特性引導孩子,對於女孩,告訴她們做事的極限,對於兒子,讓他們減少被影響同化的可能性,這才是我們對於孩子最需要教會的。
1
冒險教育
男性荷爾蒙讓男孩動個不停,喜歡探索。
在爸媽眼里,他們是整天煩躁不安、調皮搗蛋的臭小子。男孩調皮搗蛋的背後卻意味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與冒險精神。
家長要合理利用這一特點,不干涉男孩的創造性活動,不要給他們過多的限制和保護。無論對孩子來說多難的事情,比如做船模、爬樹等,都該先讓男孩去試一試,就算是最終放棄,也該是孩子自己的主意,而不是爸媽的阻止。
現在家家戶戶的孩子都被父母捧在手心,怕摔著、怕碰著。但教育學家理查德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
2
規則教育
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必須加一條規則教育,用規則來平衡冒險。
而在規則教育中,父親千萬不能缺席兒子的生活。
隨著成長,父親越來越成為男孩的典範。假如父親很少幫妻子做家務,那男孩也會理所應當地不做家務。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形成這樣的印象——做家務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權不去幫忙。父親要適時言傳身教,告訴孩子如何與人相處、人際交往要保持什麼樣的距離;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讓男孩自己去把握行為的「度」。
每天與父親接觸不少於2小時的男孩,和那些一周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比,人際關係更融洽,更具有進取精神和男子漢氣概。
3
挫折教育
去年12月,中興工程師歐建新從公司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42歲的生命,拋下自己9歲的兒子和兩歲的女兒,還有雙方4位老人,撒手人寰。
有句話叫做,人最大的憤怒是恨自己的無能為力,但從某種程度上說,之所以選擇自殺,正是因為缺少了挫折教育。
前段時間,央視上播出這樣一個新聞:長途車司機因常年不在家,就利用寒假帶著兒子一起出車。
那條路陡峭崎嶇,行車步步驚險。在翻越一座大山時,車子壞了,父親趴在雪地上修車,一趴兩小時。
車修好,沖上山頂的那一刻,他告訴兒子:
人生就是這樣。關鍵時刻就得咬著牙向前沖,沖上去就能看到萬丈霞光。
這位父親只有小學文化,他的兒子卻考上了博士。在畢業典禮上,兒子說:
我之所以能從寒門考上博士,是因為父親從小教育我,生活中打倒我們的從來不是挫折,而是面對挫折時消極逃避的態度。
你要學會把每一次的困難轉化成學習的機會。當一扇門關了,另一扇門就會打開。或者,你自己去打開關上的那扇門。
4
獨立教育
曾經有一則新聞: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卻始終找不到工作。
每幹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繁重,上班辛苦,太苦、太累,受不了!
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打網遊,要麼伸手找母親要錢出門瀟灑。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這麼嬌慣?」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如果不放手,不狠心,一直將孩子保護在羽翼之下,那麼有朝一日當他們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時,將無所適從。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選擇讓孩子從小獨立,那是一種最明智的愛,苦盡甘來。
關注我們
公眾號ID:zhudou0919
科學養娃,看竹兜育兒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兒童一旦成了‘小四眼’,每年平均會加深度數50-100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