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是我們對豆瓣的認識有偏差,還是我們對今天的電視劇期待有偏差?
文|韓思琪
隨著媒介的演進與發展,發聲管道不斷趨向多元化,受眾對大眾藝術的審美和消費也擁有了更大程度的「自我賦權」能力。
顯而易見,大眾對文藝作品的解讀權正成為一處「新戰場」。目前輿論場裡一個常見的偏見即是:誇獎就是「粉絲濾鏡」,貶嘲必為「網路黑子」。由此,一些製作者和評論者將視線從怎樣打造精品調轉向大眾——作品評分低就是觀眾素質不夠、是有「壞人扮成了群眾」,似乎觀眾和「沒主見、沒耐心」的庸眾劃上了等號,更有一些作痛心疾首狀的媒體疾呼:「給《XX》打3.5分,我都替你們寒磣」。
概言之,此類行文風格熟練使用「輿情、操控、被黑、網路暴力」甚至是「危害審美安全」等上綱上線語匯,瞬間將話題上升到國族層面、把所有問題都提到重大原則的高度。表面上的「憂心忡忡」,內裡卻是不能就事論事、偷換概念。用倫理維度「綁架」正常的文藝評價,評論應「用理性為刀,以邏輯為錨」去剖開作品,而不是用道德去攻擊持異見者。
首先需要厘清的一個核心問題即是:「有瑕疵就全盤否定」是不是就是「網路暴力侵蝕文藝評論」呢?
2018年以來,有相當一部分國劇在豆瓣這一陣地未及及格線,個中原因不一而足,但必然不僅限於大眾審美「偏差」。與之相對的狀況是,這些「低分」作品的製作方普遍認為自己遭受的批判都是「網路尬黑」,爭議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演員演技尷尬、劇情懸浮、劇本粗糙、價值觀念違和。
問題隨之而來——究竟要如何定義作品瑕疵?例如,主角演技被廣泛評價為瞪眼、咆哮、宛如機器人,再如一部連續劇的開頭製作粗糙、「趕客」,觀眾是否可以僅憑觀看的有限集屬評分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此評分就是網路暴力了嗎?須知,電視劇作為大眾的藝術品,大眾的評價其性質不同於作品評獎,觀眾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需要忍耐自己看完一部不喜歡的作品。甚至,對於集數普遍註水的電視劇作來說,沒有一個精彩抓人的開頭當然是製作上的一大缺陷。這與是否被海外劇作餵養出的興趣、是否有耐心無關,而是與製作觀念落後、偷懶有關。
另一方面,演出上的問題遠非「瑕疵」二字可以輕輕揭過,讓觀眾出戲本就是問題。尤其,流量演員被當做這一套「偷懶組合拳」的擋箭牌——認為選用流量只是他們被市場逼迫所作出「不得已」的妥協,一旦觀眾因為演員去否定整部作品就是「有失公允」。須知,不出戲才是一部作品的及格線,倘若這一點都無法做到,那麼既想要流量帶來的光環,就要做好遭受批評的覺悟。究竟是觀眾審美貧瘠,還是劇作匱乏?倍速播放是觀眾失了耐心,還是劇作拖沓註水?
電視劇的連續性本身就是創作上的要求,如果任何一個點抓不住人就可能流失觀眾。觀眾看了作品的前幾集、感受到失望然後打分,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程序。沒有要求觀眾來遷就創作的道理。評獎是基於作品完成度、藝術性的基礎上,完整觀看是對作品、對獎項、對評獎行為本身的負責,但倘若只是一部 「半成品」,觀眾有權利隨時按下暫停鍵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某部劇集的著名製作人認為:「看戲又沒人用刺刀頂著,這著的哪門子急?」但他混淆的一點是:這並不是「看戲人」的問題,而是「戲」敘事節奏出了問題。他認為豆瓣上「文青和憤青居多,在這些人眼裡,純商業劇純情節劇純主旋律,一定不討巧」,因而,這部主旋律劇集的失敗,就被界定為是「主旋律」的失敗。
誠然,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特點,但豆瓣並非一處簡單的按題材分類打分的平台,主旋律劇《紅色》就得到了9.2分的高分,情節性很強的《戰長沙》同樣得到9.2分的評分。當然,豆瓣的評分體系是否存在問題?答案是顯然的。有導演曾指出「很多黑我們的聲音在電視劇的播出過程中一直存在,等到了播出結束了,立刻消失。且負面評論方向出奇的一致。」在豆瓣作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評價陣地的當下,這同樣構成了電視劇宣傳與行銷的要緊關卡。不能否認,豆瓣評分的異化是一個現實,但背後也不僅僅是觀眾的問題,更多是所有與劇集相關的主體「共謀」的結果。側面反應的狀況是,如果劇方真的如此不服去豆瓣的評價體系,又為何要如此在意這個「非主流」評價體系的公允與否?——因為大家都知道,無論評論標準怎麼變,背後都是「看電視」的觀眾,而他們對電視劇的評價,不管你承認與否,也都在發生著意想不到的變化。
對於優秀作品的理解必定勾連個體差異化的現實經驗、從而有不同角度的解讀。好評、差評同樣如此,市場沒有辦法指摘評分的「科學性」,因為豆瓣本來就不是一個有據可依的評價參照來源,而是大眾視角的一次具體再現。縱然有人有心操縱,但對一部大眾藝術作品的大眾評價,也不是無根之水、毫無蹤跡可尋。
誠然,一些網友對瑕疵越來越難以接受,這是要求抹平紋理、光滑「漂亮」的完美。我們對瑕疵的容忍可以換得有趣。我們也不想看到「三觀黨」要求的無比正確但乏味的作品,因為藝術的魅力正在於展示人性而非審判。瑕疵可以是或許完成度不完美、稍顯青澀,但絕不等同於以上論述的問題——尷尬的主演、價值觀的糟粕、差強人意的開頭。討論作品價值取向也不等同於「三觀黨」,前者是談論素材呈現方法,而後者是一刀切的限制題材、人物、情節。現在的觀眾早已不再是以前坐在電視機前被動追劇的「小白」,「播什麼就看什麼」的時代已遠去, 諸如「再忍幾集」「忍過x集就可以」,如此理直氣壯向觀眾不斷索要再多一次機會的作品,我們能稱之為真的精品劇嗎?即便後半部分精彩也不能取消前面的失常發揮,更不能說這只是「小瑕疵」。妄圖去教導觀眾、對自己單一趣味洋洋自得的作品只能是尷尬。
其次,觀眾的打低分就是「報復性評分」嗎?這裡涉及的另一個問題即是:怎樣去定義「報復性評分」?通常,沒有就作品談作品的評論我們會說是「報復性評分」。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情緒性宣泄,有些觀眾給電影打一分的理由是:「沒有停車位,一星」「影院冷氣不夠足,一星」。或因自己看好的一對最終沒能走到一起、最終達成Happy Ending,如《請回答1988》在結局站錯CP的觀眾大量打一星行為,但這仍未妨礙《請回答1988》這部慢節奏的作品拿到9.7的高評分;第二種情況是一些「上帝式觀眾」,他們打低分的理由是「為了平衡評分」。或是在觀影、觀劇之前先「一星預定」,理由是看到粉絲五星評分,雖然還沒看但為了平衡分數要先打低分;或是觀看結束認為豆瓣現有評分不符合自己的預期,盡管認為作品沒有明顯錯處,但覺得「不應該拿到如此評分」,於是打低分平衡一下。
以上兩種情況才是「報復性評分」,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不就事論事,不討論作品的低分。但我們說,如果是針對某一個演員的不滿、對作品觀念的難以認同、對情節節奏等方面的低評價是合理的,作品是由劇本、製作、拍攝、表演等不同環節組成的,每一個部分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整體觀感的下滑。「輿情顛倒」也沒有那麼容易,網路媒介的特性是民主性,審美也是多元的,如果正常的評論都要被視為火情一般去防患,認為批判就是「尬黑」的「被黑妄想症」,是主動將自己放到了大眾的對面,那麼不僅是對劣質作品的縱容、更是對觀眾極大的不尊重。「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何況,國產劇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大,影視行業究其本質也不是公益事業,還不需要我們急於去心疼、理解製作各方面的不易,正如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理論:「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是任何事情的基礎」,製作努力、準備精心、靠近觀眾與時代是應有之義。觀眾自然也沒有義務體諒、忍耐。批評應該如同一把刺刀,「刮骨」才能「療傷」,而非一團和氣粉飾之下的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