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路上徘徊了十四年的開元酒店,又一次向「終點」發起沖刺。
8月23日,浙江開元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開元酒店」)遞交香港上市申請。開元酒店是開元旅業集團旗下最核心的板塊,主要在中國從事中高檔連鎖酒店的經營及管理,截至2018年4月30日,開元酒店旗下共有130家已開業酒店,逾3萬間客房,遍及中國24個省份。
開元酒店招股說明書顯示,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以及截至2018年前4個月,開元酒店做到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5.22億元、16.02億元、16.65億元及5.62億元,歸屬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0.3億元、0.84億元、1.63億元及0.52億元。
開元酒店稱,截止2018年3月31日,按在營及待開業高檔酒店客房的數量計,開元酒店為第三大酒店集團及最大的國內品牌酒店集團,而按在營及待開業中高檔酒店客房的數量計,則為第七大酒店集團及第四大國內品牌酒店集團。
▲開元蕭山賓館 圖片來源:開元酒店官網▲
開元酒店脫胎於蕭山一處國營招待所,1988年時任蕭山物資局幹部的陳妙林接到上級調令,接手該招待所並將其改造成為當地首家涉外旅遊飯店「蕭山賓館」。2000年的國營企業改制浪潮中,陳妙林以6000萬元買下蕭山賓館全部股份,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涵蓋酒店、房地產、物業管理、工業等多個板塊的開元旅業集團。截止目前,開元旅業擁有總資產260多億元,員工27000多名,在營下屬企業超過200家。
內容目錄
Toggle14年上市夢
作為開元旅業集團的起家業務和核心業務,開元酒店早在2004年就開始謀求上市,但多次遇挫,直到今日仍未圓「上市夢」。
「我做事情一直很順利,唯一不順利的是上市。」一年之前,開元旅業集團創始人陳妙林在接受新旅界(LvJieMedia)採訪時表示。
2004年,開元酒店計劃赴港上市,擬融資2-3億港元。當時投行凱雷以1億美元註資,占股比例約在30%。但2005年10月,香港會計協會出台新的固定資產折舊標準,將原有的40年折舊年限改為20年(與內地政策保持一致),這使開元酒店6000多萬元的純利潤縮水1800萬元左右,原計劃無法做到。
2008年,開元酒店再次推進上市,不巧趕上了全球金融危機,鑒於當時香港股市不景氣,怕公司股價被低估,最後選擇延後上市。
▲開元千島湖度假村 圖片來源:開元酒店官網▲
2013年,迫於投資人投資期限到期、謀求退出的壓力,開元酒店以開元5家酒店為基礎,在香港主板發行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曲線上市。但投資者反映不佳,原計劃發行規模總集資額16.45億-19.74億港元最終被削減了一大半,降至約6.75億港元。此外,該REITs設置基本租金條款,有關聯主體及銀行的承諾租金擔保,本質上仍是類債權融資模式,因此難以說是成功上市。
2015年新三板市場在國內異軍突起,開元旅業將旗下的開元物業推上新三板。但新三板的低流動性,導致融資功能有限,難以支撐企業的資金需求。
2017年2月,專注於旅遊產業鏈投資的鷗翎投資,成為開元旅業新的投資者,上市工作被再次加速推進。
如今,開元酒店再一次站到上市的門檻上,這次港股投資人會青睞它嗎?
營收停滯 利潤暴增
投資人是否青睞,取決於開元酒店的業績表現和增長空間。從其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營收增長已經十分緩慢,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營收分別為15.22億元、16.02億元、16.65億元,復合增長率不到5%。顯然,這個增速很難讓投資者產生很大的聯想空間。
事實上,開元酒店旗下酒店及客房數量增速並不慢,2015年其有74家開業酒店、2萬間客房,到了2018年4月,酒店數量達到130家,客房數量3萬間。3年多時間,酒店數量增長近1倍,客房數量增長50%。然而,營收為何沒有隨之增長?
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對新旅界(LvJieMedia)表示,「主要原因是特許經營與全委托酒店的營業收入不能計入財務報表,進入的是特許經營費和管理費,而國內酒店品牌的特許經營費和管理費很低,相比國際酒店品牌差距非常大」。
開元酒店130家在營酒店中,有2家是自有物業經營,有25家是在租賃物業上經營,剩餘103家是全委托經營和特許經營。按照規定,只有2家自有物業和25家租賃物業的酒店營收,才計入總營收,其他103家只計入管理費和特許經營費。
2017年開元酒店的酒店管理費收入僅1.36億元。開元酒店表示,「每家酒店業主支付的管理費為80萬-150萬元。」80萬-150萬元,再扣除管理人員薪水和其他費用,幾乎所剩無幾。
根據趙煥炎提供的國際酒店品牌管理費用數據,上海金茂君悅2017年管理費用2600萬元、三亞金茂麗思卡爾頓2017年管理費用2000萬元、北京金茂威斯汀1800萬元、三亞金茂希爾頓1000萬元、深圳金茂JW萬豪900萬元、北京金茂萬麗510萬元。國際酒店品牌的管理費收入遠遠甩開本土品牌。
▲大連開元曼居酒店 圖片來源:開元酒店官網▲
開元酒店管理費收入不高的另一方面原因是,旗下酒店大都位於二三四線城市,僅有7家位於一線城市。二三四線城市、非熱門旅遊目的地,很難生長出營收規模高、利潤水平高的單體酒店,酒店品牌方的管理費用和酒店營收及利潤水平直接掛鉤。
近幾年,開元酒店旗下酒店數量持續增長,大都是委托管理和特許經營模式。沒有頂級的品牌影響力,很難拿到最優質的酒店的托管合同,而托管相對不那麼優質的酒店,則面臨管理費規模上不來的局面。這是其酒店數量飛漲,營收卻幾乎原地踏步的原因。
淨利潤方面,開元酒店近3年增長明顯,2015年至2017年分別為0.3億元、0.84億元、1.63億元,2年增長了5倍。為何營收停滯不前,淨利潤增長卻突飛猛進?
事實上,征稅的減少對淨利潤增長起到很大作用。2015年,開元酒店的銷售成本一欄中,「稅項和征稅」金額為8400萬元,2016年該數字減少為3300萬元,2017年進一步減少到410萬元。2017年該項納稅額相比2015年減少了8000萬元,大大提升了淨利潤水平。該稅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營改增」政策,減輕了酒店業和酒店管理業的負擔。同樣,「行政開支」項目下,納稅金額也出現減少,2017年較2015年減少約1000萬元。
管理費水平上不去,導致酒店數量激增,營業收入卻停滯不前;淨利潤增速迅猛,主要原因卻是「營改增」致使納稅減少。這樣的業績表現能否讓港股的投資者滿意,需要打一個問號。
開元酒店的方向
酒店板塊優勢不夠突出,對於這一點,開元旅業有清醒的認識。此前,在接受新旅界(LvJieMedia)採訪時,陳妙林表示,「最大的遺憾是上世紀90年代末錯過了同世貿酒店和吳啟元團隊的合作,也就是現在的君瀾和君亭酒店集團。那時候如果能夠合作成功的話,那麼我們酒店的規模就不是現在的規模了。」
其實,根據開元旅業集團2016年的數據,2016年酒店業務占集團的總營收比例僅20%。其營收占比最大的板塊是房地產,2016年營收40億,占比約39%,其次為大宗商品貿易,2016年營收37億,占比35.5%。但房地產和大宗商品貿易業務很難上市,即使上市也難以獲得令人滿意的估值。因此,雖然酒店板塊在集團業務板塊中不夠突出,卻是為數不多的適合上市的資產。
近兩年,開元酒店開始大舉發力兩類酒店。一是中端連鎖酒店,目前130家開業酒店中約一半是中端酒店,截止2018年4月30日,開元酒店120家已簽約待開業的酒店中,有76家是中端酒店,有開元曼居、開元美途、阿緹客等系列品牌。
▲芳草地鄉村酒店 圖片來源:開元酒店官網▲
另一類是休閒度假型酒店,如文化主題酒店,利用古民居改造的,把整個商業一條街或一個村落改造下來,做成古民居文化酒店;另一個品牌是芳草地鄉村酒店,現在已經有兩個開業,有木屋別墅,搭配茶園、竹林、河流和草坪等自然環境,以及動物農場、兒童遊樂場、網球場等;第三個是開元森泊度假樂園,投資相對較大,會以森林、湖泊和探險娛樂設施為主、配上木屋類的酒店模式。目前已在蕭山的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和德清下渚湖旅遊度假區內投資30多億進行嘗試。此外,還有房車營地項目芳草青青房車營地。
中端酒店和度假酒店,這是開元酒店試圖抓住的兩個機會。發力這兩類項目,離不開巨額資金的支持。歷經14年的多次求索,開元旅業又一次來到資本市場的大門。這次,大門會應聲而開嗎?
會的
畢竟是要來參加2018舟山海島論壇的公司
也想融資?也想沖IPO?
9月19日舟山不見不散呀!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詳情並參與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