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報名倒計時5天,拖至文尾掃碼報名!
作者:零度水,來源:精讀(ID:Jingdu999)
「我又辭職了。」深夜收到這樣一條微信。
發微信的,是之前去某個海島旅行時,在下榻的青旅認識的姑娘月月。漸漸熟悉以後,有時也會聊幾句,還互加了微信。
那時月月剛畢業一年,畢業後找了份前台的工作,覺得上班令人厭煩,沒有盡頭,就想著說先出去旅行休息一段時間,回去再換一份工作。回去後,月月又找了一份工作,但是沒過3個月又辭職了。她在微信里繼續輸入,有工作時,偶爾還會跟朋友出去玩,但是不知道說什麼,很容易累。辭職後,乾脆就一直宅在家里了,過得像裝在套子里的人。
我對人生沒有什麼追求和向往,女生喜歡逛街買東西打扮自己,我都沒有興趣。
感覺自己活得太失敗了,真想找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
她也不明白,以前的自己性格活潑,也很喜歡社交活動,喜歡跟朋友聚餐出遊,為什麼慢慢地就變得害怕社交了。很多年輕人好像也被類似的問題困擾:
聽到電話鈴聲就心煩氣躁,因此電話常年靜音;
對於認識新朋友不怎麼積極,覺得光是維系舊的朋友就花光了所有力氣;
參加聚會時臉上也能擺出融洽的微笑,但內心對小家的思念開始泛濫……
對他們而言,最舒服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完全可以在這里宅到地老天荒。
日本有個詞「蟄居族」,形容那些窩在自己家里閉門不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他們刻意回避與認識的人寒暄,也不願意別人闖入自己的內心,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會》里寫到,日本年輕人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沒有過多的欲望,對很多事情喪失興趣,生活因陋就簡。
比起孤獨,更害怕社交,成了這類人的寫照。
畫家卡羅利娜在漫畫《芬蘭人的噩夢》里,用深入靈魂的筆觸,描繪了害怕社交的芬蘭人。
同事過來閒聊,不得不假裝自己很忙;
被主管誇獎時會臉紅,恨不得躲到桌子下;
等公交時,盡管天氣再糟糕,也不會進入別人的私人空間……
看完這組漫畫,有人表示,這就是現實中的自己啊。沒有什麼比跟別人打交道更麻煩的事,超過3個人以上的社交活動,能避免則避免。寧願自己一個人在家刷劇點外賣,度過一天,也不想跟別人有什麼往來,活得小心翼翼。
森山大道在《邁向另一個國度》里寫過這樣一段話:
極端來看,我沒有,也不想擁有人際關係。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擁有一個人靜靜發呆的時間,如此而已。然後,在生鮮超市,便利商店,百元商店那小而安全的購物行為中感受一點微小的喜悅,不多作無謂的思考,孤獨而忘情地度日。
在他們看來,這才是生活最舒服的狀態。他們躲在自己的城堡里,覺得一個人的時候才最有安全感。雖然看起來孤獨,但很自在,至少不會打擾別人,不會傷害別人或被傷害。
就像一項報告指出的:他們感到焦慮,害怕自己讓別人不舒服,或對別人產生不好的影響。其實,那些擅長社交的人,也不是沒有焦慮,只是不讓焦慮妨礙自己的人生。
所謂勇敢,不是沒有恐懼,不過是帶著恐懼前行罷了。馬爾克斯也說過,社交生活的關鍵在於學會控制恐懼。
電影《心靈捕手》里的威爾是個天才,但有親密關係恐懼症。他渴望別人的愛和關心,卻把自己的內心隱藏起來,拒絕並防禦每一個試圖靠近他的人。
在不知道別人是拒絕還是接受的情況下,他總是提前一步先拒絕了別人,從來不敢嘗試。
就好像塞林格形容的,愛是想要觸碰卻又伸回手。大概習慣了一個人,就容易害怕別人的關心,得了一種別人只要關心就想躲開的病。很多人也是如此,因為太患得患失,為了避免結束,所以選擇避免開始。
不喜歡孤獨,卻又拒絕社交,因而在人際交往中刻意保持距離,與每個人都難以交心。偶爾思念朋友,可當別人盛情邀請時,又百般推辭。
他們安於現狀,一邊自怨自艾,一邊卻根本不想去改變。生活中,我們總是頑固地堅持原來的生活模式不肯撒手,因為害怕而故步自封。
明知自己在下陷沉淪,卻不想動彈,不想自救或被救。可是,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努力嘗試,就不會知道結果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害怕被拒絕,也不要害怕拒絕別人。餘生還很長,要敢於拒絕,更要敢於開始。
改變社交焦慮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和了解自己的過程。也許每個人都多少有些社交焦慮,但我們不應該讓焦慮的情緒阻礙自己的表現和交往。
馬丁·安東尼在《羞澀與社交焦慮》里提到,要是社交焦慮影響了你與他人的交往、妨礙了你的學習和工作,甚至影響到了你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就應該考慮去克服它了。
不是說你必須天天社交,但具備這種社交能力,才能讓別人認識你的價值,獲得更多社會支持。
阿德勒說,生活中遇到很大困難的人,往往是那些對身邊同伴們不感興趣的人。
在社交場合遊刃有餘,也能讓你的生活不會那麼千篇一律,不會僅僅因為恐懼,就滿足於宅在家點外賣,以「肥宅」自居。
所以,千萬不要讓社交焦慮毀了你。
【長期招募帖】
1、後台回復關鍵詞【實習】獲取職位信息;
2、戳鏈接這里有一個通過副業月入過萬的機會成為簽約作者,稿費500元起。
【2018中國年度最佳雇主報名倒計時6天】
長按識別二維碼立即報名,獲取定制專屬頁面,記錄歷年參選歷程。
【解鎖職場下半場漲薪真相】
付出回報不匹配,工作生活失衡,同事關係複雜,哪個更能觸動你辭職痛點?房價高,開銷大,經濟形勢不明朗,哪個更讓你沒有安全感?充電拿證,挑戰高薪,著手創業,哪個才是你人生困境突破口?點擊閱讀原文參與調研,解鎖職場下半場漲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