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論|眼觀世界、平心而論
點名關注
百萬國人訂閱的深度解析號;全國時評原創前五。揭示真相,解讀內幕,值得關注~
今日平說 | 獨家原創
版權合作:[email protected]
導讀:為什麼要南下,為什麼要北漂,你想過這個問題嗎?
我曾經是北漂,現在已經不是了。
當年我北漂的時候,北京相對「荒蕪」,今天寸土寸金的CBD,被人戲稱「大北窯」,周圍全是大片大片的荒地,晚上農民伯伯還能見到野兔。當年北京沒有擠爆的地鐵網路,只有不算擠的一號線和二號線,進地鐵不用安檢也不能刷卡,購買一張兩/三元的紙質車票即可,甚至你還可以選擇購買月票。當年我到北京的第一份薪水是月薪3800元,北京四環的房價是5000元,一套大約50萬,不限購。當年我租房的價格是1200元,押一付三。所以50萬對我而言仍是天價,房租和吃飯基本掏空我的薪水儲蓄,更重要的是,當年我選擇北漂,是一件十分立異且膽大的事。
畢竟,當年的社會主流是南下而不是北上。
我是2000年北漂的,我的同齡人則幾乎全部都選擇了南下。當年沒有人認為北上是個好選擇,大家都說中國只有南邊特區才是好地方。可是南下這件事我只思考了幾分鐘就放棄了,然後選擇了北漂。人的一生做選擇的時候,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可怕的思維固化和隨大流。
南下能發財的傳說是從1979年試點改革開放以後才開始的,眼看著特區從小漁村變成了大都會,人人都眼紅。於是所有人都在說那邊是遍地黃金的地方。當年內地人薪水只有幾十百把元的時候,南邊特區打工幾千元就很常見了,而這就意味著十倍的收入差距。所以那時候要去特區,是需要辦特區通行證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隨便進出特區。
先是深圳,然後是廣州,無數中國人南下,火車一車又一車的拉人,那些年從內地跑廣州的長途公車都賺翻了。到了2000年時,南下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慣性。身邊同學、朋友、親戚只要談起外出謀發展就是南下,沒有一個人會提到北上兩個字。
然而我認為自己絕對不可以南下。
我的思考是:如果我早出生10年,那麼我一定南下。畢竟改革開放的大潮會催生無數時代弄潮兒。比如我知道的一些身價千萬億萬的老板,最開始無非就是用去對接歐美企業的訂單公司,然後註冊個貿易公司,簽下單子,再拿著這個單子,墊點定金,隨便找個代工廠生產就可以了。有個老板有次喝酒時對我說:「周小平啊,你知道當時錢多好賺嗎?我隨便弄來訂購單子,一天就可以掙10萬!要知道當時我爹的薪水才300啊。」
沿海城市的開放,催生了各種行業的快速發展,無數人跟上了這個時代的節奏,不管是搞加工還是做外貿,甚至做勞務培訓公司都賺到盆滿缽滿。有了錢之後,當然就是買房置業,追求好地段好學校好醫院好資源……然後南方地皮飛漲,各個行業門檻變高,不管是建廠還是做貿易,都不可能低成本高回報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的行業以及階層固化已成現實。如果此時再南下,根本沒有出路。因此,當年的我毅然決定北上。
在我北上後的幾年,人們依然習慣性南下,加上後來北方鬧非典又嚇退了很多人,這就導致了北方一度人才緊缺。不過這對第一批北漂來說,倒是個契機,比如由於普遍的人才緊缺,就連我這樣的門外漢,當時僅憑一腔熱血和執著精神,在還沒有拿到大學自考文憑的情況下,就成功進入了四大門戶網站任職,並且得到了快速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升職如坐火箭一般。畢竟今天的互聯網巨頭企業,當時的規模都不大,很多公司都只有幾十個人而已。今天那些在雲端的互聯網大亨們,當時也就和我們在同一層辦公室,一有項目我們就會坐在一起開會討論。
多年後,我們一起打工的人,有些也成了大公司甚至上市公司的CTO、COO之類的角色,時代給了我們這些最早北漂的人最完美的回報。但與此同時我們打開網路時,傳來的是南下打工族的一些悲傷新聞,尤其是富士康的十三連跳慘案,震驚世界,舉國哀傷。
有人說是因為他們學歷低,只能去血汗工廠,最後苦不堪言,只能選擇自殺。但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八九十年代最早南下的那批人里,比他們學歷更低的人多的是,可是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富豪。——這不是中國的階級固化,這只是特區的階層固化來得比其他城市早了一些。
等到2008年以後,北京才開始快速發展。今天互聯網上仍在活躍著的各種名人大V,在當年曾經一路唱空北京房地產,呼籲大家千萬別買,還有人發起過「不買房運動」,因此害了不少人。然而到了今天,他們依然還在罵房價,奇怪的是他們的粉絲依然十分買帳,對它們十分推崇,這也算是一大怪事。
我對北京的發展感受很深。
從2008年之前的稀松平常,到2008年以後的快速發展,令我都有些猝不及防。房價從幾千到幾萬幾乎就是幾年的時間,北京的地鐵從兩三條變成幾十條,也就是幾年的時間。北漂突然就取代了南下,越來越多人湧入北京。從2008年以後北京上海的吸引力,實際已經快速超過了深圳。那些年春節回到內地的老家,和85後90後聊天,發現他們的畢業打算或人生規劃,幾乎所有人都是要去北京或者上海。但他們同時也說:「小城市容不下靈魂(沒有發展),大城市容不下身體(房價)。」
到了2018年,北漂熱則幾乎完全取代了當年的南下熱。筆者身邊此時已經沒有人再談南下了,所有人都在談北漂。似乎大家都認為:「去了南方就是下血汗工廠,只有到了北京才能坐在乾淨漂亮的寫字樓里,打打字就能走上人生巔峰,迎娶高富帥和白富美。」 但這種想法,依然錯得離譜。深圳廣州同樣有漂亮的寫字樓和大量的白領金領。新來的外地打工族付不起房租,可人家本來就有房的特區二代則根本沒有房租之憂啊。
但與此同時,是新一輪的北京房租暴漲。說是暴漲,但其實北京房東一族是很不滿意的。畢竟租售比價值太低了。什麼叫租售比?就是租金回報率。一般城市是1:300多,但北京是1:600多。比如一套90平的房子,在昆明一百多萬,就能租2000多。但在北京雖然可以租5000多,但問題是這房子得800萬。很顯然,在北京當房東是很虧的,這錢存銀行定期利息都比這高。
問題出在哪里?出在北京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很多年輕人都想到北京,都擠去北京,但北京的工作地段和房子就這麼多,最後當然只能價高者得。要是人們都不去北京了,房價立馬分文不值。我們必須要明白的一個道理是:真正值錢的,是城市吸引力,而不是房子本身。
18年前,我選擇了北漂,但如果我是一名90後95後的話,今天我是絕對不會選擇北漂的。為什麼?因為2000年的北京給人們提供的機會,現在已經很難再有了。
比如16年前曾經坐在我旁邊小格子里的工程師小夥,後來當上了CTO,公司上市之後期權套現分紅了一個億。為了這一個億,他幹了16年。但現在,你幹了16年後多半還是身無分文,畢竟今天的北京,工程師已經不是那麼稀缺了。更重要的是,就算你技術比別人好,也趕不上未來富豪能和你坐在一個格子間聊天忙項目的時代了。他們早已走上雲端,階層開始固化。我身邊那些成功的朋友,當年哪個不是天天和大腕一個辦公室忙項目的?雖然當年的大腕還沒有現在這麼腕。
一個上市公司寶潔阿姨都分了20萬美金期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當北京人口容納度開始飽和的時候,再往里擠除了繼續推高房價和租金之外,別無任何意義。這時候周小平提醒大家,必須要再次改換思路了。
如果我是現在才踏入社會的年輕人,那麼我將毫不猶豫地選擇這些「第二梯隊」城市,或者乾脆去當「非漂」。
今天很多中國人都在被網路爆文兜售焦慮,每個人似乎都很悲觀,所以他們卻死活不肯相信,中國的經濟基本盤其實是很好的,全世界再找不到經濟基本盤和增速都這麼好的國家了。中國很大,時代機會很多,人生的選擇不止是A股或者北上廣!
當南下和北漂成為過去時,當北上廣階層固化日趨明顯的時候,其實一些新的機會和新的時代已經不知不覺拉開序幕了。如果你2016年上半年來到成都或重慶這樣的「第二梯隊城市」,你會趕上比北上廣更快更好的致富機會。當時這些城市還不限購,房子只要幾十萬,首付只要十幾萬,好地段隨便挑隨便選,還有打折優惠。如今呢?只歡迎本科生落戶買房,其他人都限購,不準買房。而且,房價這幾年差不多翻了三倍。
房價不是關鍵,機會更值錢。第二梯隊的城市,如今薪水收入已經不比北上廣差多少了。北京職場期望薪水超過8800,成都重慶職場期望薪水也超過了6600,雖然少了一點點,但是即便房價翻了三倍,可是也才剛剛從幾千塊翻到一兩萬一平啊。幾十萬就可以買套小點的,所以現在買票上車還來得及。薪水收入少點點,可是生活質量卻能立刻提升好幾倍,社會階層直接輕鬆晉升!房價和薪水收入還只是一方面,經濟發展帶來的機會是另外一方面。由於城市的房價低,階層固化程度較輕,新的階層上升機會很多。比如我有一個從北京大公司辭職回四川創業的朋友,做科技公司搞軟件開發(純粹的技術,不是P2P,不搞投機),短短三年已經做到了幾個億的營收。公司員工基本各個月收入過萬,總監什麼的月薪四五萬的也不少。
這樣的企業,還真不少。雖然這些企業比不上北上廣那些百億千億的航母級公司,但是你是願意在一個房租都交不起,公司老總一年都見不到的城市呆著消磨自己呢,還是換個思路換一種城市謀求人生的新篇章呢?——我朋友現在和我一樣,每天最頭痛的依然是用人的問題。當年北京人才緊缺,現在是第二梯隊城市人才緊缺。今天的北上廣的確人才多,很好招人也很好用人。但第二梯隊的城市,人真的很難招。可是這對人才而言,不正是最大機會嗎?
平局說中國經濟整體向好是有證據的。201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即便中美貿戰背景下,GDP增速也依然傲視全球。這可不是數據註水,而是鐵打的事實。很多在北上廣被房租和地鐵擠得死去活來的人,網路聲音很大,會熟練的使用社交媒體,所以他們多半更愛吐槽,而不會很快接受這個事實。他們堅信自己擠得很難受,所以全中國人也一定都擠得很難受。他們對中央反復強調的:「推進中國各地區發展平衡是未來首要任務、大力發展中國城鎮化建設而不是繼續搞集中城市化發展…」等國家頂級戰略聲音視而不見,只顧低頭抱怨,以己度人,焉能不錯?
比如我現在問你:「中國智慧型手機出口量超過華為的廠家有沒有?如果有的話是什麼品牌?」北上廣的年輕人會很肯定的說一定沒有這種廠家,還有人會猜測是小米或OPPO,但平局告訴你,這些都不對。中國智慧型手機出口量最大的,是傳音手機。你肯定沒聽說過,甚至會懷疑,但這就是事實。傳音手機專攻非洲和第三世界國家,銷量口碑享譽全球,出貨量上億台之多。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出貨量上千萬台的品牌手機,更厲害。一個手機可插十張手機卡,應對非洲地區複雜的通訊網路信號。一個手機有磚頭那麼厚,號稱待機一個月,畢竟非洲充電不方便。甚至還有一家公司在手機背殼上嵌入了太陽能電池背板,如果實在是沒地方充電,太陽底下曬一會兒,就又能上網啦。
這些用戶需求和市場,是坐在小格子間里那些自詡白領的年輕人絕對想不到的。他們以為市場和產品設計就在PPT里,但實際上他們真應該讀一讀毛主席文選。真理,永遠在民間。這些牛得不得了,賺錢賺到爆的公司當中,有一些在北上廣,但還有更多的品牌和核心團隊主要集中在「第二梯隊」的城市,他們更有狼心,更有幹勁。
還有一些公司比較有意思,他們從正規管道收購中國人丟掉的舊衣服舊輪胎,然後清洗乾淨之後運到非洲去賣。輪胎做成拖鞋,應對非洲複雜路況,保證很舒適耐用不怕石子紮腳。鮮艷亮麗的衣服一律十塊錢一件,一集裝箱可以裝十萬件,一船就裝一千箱,這是多少錢?而且貨到了港口碼頭,馬上就被批發商一搶而光。每個人都笑容滿面地互相致敬:「發大財真容易啊,兄弟!」
這些生意,小清新們是不願意去做的,這些機會很多人也是看不到,一帶一路國家雙邊五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他們看不到,反而天天抱怨為什麼北京這麼擠?然而在他們抱怨北上廣的職業上升空間變窄變難、房租暴漲地鐵太擠的同時,卻是新崛起行業和新崛起城市的用工荒嚴重。我在成都、重慶的一些公司走訪過,負責人都告訴我,他們寧願出和北上廣一樣的薪水來招人。但奈何就是招不到,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年輕人都非要去北上廣擠著。
沿海某小城市一個做家具的大公司,有幾百號員工,以前主要物料來自國內,成本很高,如今公司老板把原料來源地放到了拉美和非洲,那邊料子好,價格低,做出來的家具漂亮有競爭力,一下就打開了市場。但現在他最頭痛的是什麼?還是人不夠用。薪水一漲再漲,可是依然很難招人。為什麼?因為年輕人思維固化了,一畢業就想著去北上廣,工作了幾年後也不願意回來,盡管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願意回來。
在筆者看來,中國作為一個傳統農耕文明國家,內生文化里最大的缺陷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個城市發展好了之後,總會被擠滿擠爆的原因。很少有人願意去新的市場奮鬥,都願意去已經發展好的地方擠著,但這其實是十分錯誤的思維。這種思維上的固化,比階級固化更可怕。明明我們這個時代有著各種各樣的機會,全球化市場和全國經濟均衡發展的大棋正在緊鑼密鼓的推動,但是人們卻都擠在老地方,哪怕憋屈死也不願意挪窩。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去年的時候,有一個老同學找我,說以前在昆明做工程,這幾年生意不好做了,娃又在讀書,家里四老又有病,自己壓力大,年紀也不小了,也不會搞什麼高科技行業,所以想找我咨詢咨詢有沒有別的出路和門路。我對他說,有啊,你可以去非洲辦餐飲,那邊超級多的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幾萬人,光是賣面條都發財,反正你都被逼到這份上了,不如出去拼一把,我還認識一些人在當地做生意,可以介紹給你。聽完我說之後,他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放棄了。
今年,在非洲做快餐的又有幾個人賺到了千萬資產,有個賣麵包的甚至賺到了一個億。而這個回家繼續苦苦堅持想再做工程的老同學,終於賠光了最後一分錢的家底。
如今打開網路,大量兜售焦慮的文章占了輿論主流。所有人都在吐槽租金、房價、階層固化,猶如一潭石堰死水里艱難濡沫吐泡的魚兒。這幅畫面看起來似乎很感人,但令人悲傷的是由於這些泡沫的堆積,使得他們都沒能看到:就在身後不遠處的石堰邊上就有一道缺口,而那道缺口之外,就是海闊憑魚躍的萬頃波濤。
如果你錯過了南下時代,錯過了北漂時代,請別再錯過今天的這個新時代。對了,有想換個生活車道的朋友,可以給平局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哦~
本文完成是在2018年8月25日凌晨04點17分。平友認為有收獲,值得一讀的話,請擴散給更多好友閱讀分享,並在文章右下角,給作者送上一個♡。來自您指尖的支持,就是平局不斷更新的動力~
近期10w+熱文回放
★
點擊下方
了解更多
★
今日平說 | 獨家原創 侵權必究 轉載需註明
來自公眾號:今日平說(zg52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