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東山口無疑是年輕人最愛打卡的文藝聖地。溜達到小洋樓前拍個照,在某一家Café里喝一杯,隨便發個票圈就能斬獲不少點讚。
只不過,這樣跟著感覺走,就算路過東山口100遍,都無法欣賞它隱藏的內涵美。不妨跟著城市玩家來一次徹底的文藝之旅,悉數拆開東山口隱藏的「彩蛋」吧!
寺貝通津,這條聽上去不明覺厲的路,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它原是位於東山寺背後,通往碼頭的小路,如今寺和碼頭都不復存在。
曾經的東山,只是廣州城外人煙稀少的山崗群。直到20世紀初,外國傳教士在此建立基督教東山堂,這里的寧靜才被打破。
沿著僅六米寬的小巷,從頭走到尾,沿途這些教堂、名校、古木、庭院,在現代高樓下,卻愈發顯得脫俗。
這里是廣州現存規模最大的「小洋樓」片區,洋樓別墅基本都是僑民和當地富商修建的。民國時期的軍政要人,也把官邸選在此地,於是有了「有權有勢住東山」的說法。
亮點一:探尋民國時期的高檔住宅區
東山口由過去的廣州「東郊」變成繁華都市的腹地,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皆帶著別樣風情,為當時的民居樹立了新的豪宅標準。
西洋古典特色建築,透過「廣州五大僑園」——隅園、春園、逵園、簡園和明園,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亮點二:洋樓教堂留倩影
想去廣州旅行,請點擊下方鏈接:
黎梓傑
知乎旅行專欄作者,新浪微博旅遊博主。
中國90後作家聯誼會成員,豆瓣閱讀簽約作者。
喜愛旅行、美食和文學,熱衷於琢磨廣府文化。
黎梓傑,土生土長的「東山少爺」,曾跟隨多位文保愛好者重遊這座「自己活膩了的城市」。近幾年來,爭取把最能代表嶺南韻味的廣州、佛山主城區的大街小巷「掃蕩」一番。
因為喜歡新鮮事物,黎梓傑偏好挖掘城市建築背後的故事,摸索出重遊故地的「遊客」視角,帶著體驗者一起解鎖老街區中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細節,探尋網紅景點之外的隱藏拍照聖地。用今昔對比的方式,探索這座最熟悉的城市。
時間:10月28日(周日)15:00-17:30
集合地點: 東山口地鐵站F出口
預購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