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個神奇的地方,處處都給我們帶來驚喜,無論是大美的自然風光,還是厚重的民族文化,再或者本文中渝帆要向大家介紹的一個國家級古建築群——瞿曇寺。
瞿曇寺有著西北故宮之稱,其歷史比故宮更早,它建於明初洪武至宣德年間,位於青海省樂都縣的南部一鄉野山村。據其資料介紹,它頭枕羅漢山、前望鳳凰山,東傍廟頂子山、西鄰臥虎山,寺前還有一條湟水河奔騰流過。
為何在青藏高原的鄉村會有如此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落呢?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原來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羅喇嘛桑傑紮西(明朝受封西寧僧綱司都綱,是西寧衛的宗教首領)利用個人威望說服罕東蒙藏諸部歸順明王朝,朝廷為了表彰其貢獻而敕建立了此寺。
據相關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六年率先建成瞿曇殿,此後,永樂皇帝朱棣對瞿曇寺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曾賜送寺廟一尊有「大明永樂年施」題款的鎏金菩薩像,至今寺廟內仍保存三塊永樂皇帝敕諭碑,碑中一致敘述強調西寧地區大小官員軍民人等要尊奉其教,不許侵擾寺產。以皇家敕諭來保護一個寺廟,足以說明該寺的重要性,以及它與明朝皇家的關係。
寺裡的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說,自明洪武年間開始,從創建到擴建,幾十年之間朝廷從未放棄對瞿曇寺的支持。宣德皇帝更是親差官員到瞿曇寺督工,大興土木建起了隆國殿及東西大鐘鼓樓(裡面重大十噸的明朝大鐘鐘聲能傳到60裡以外,現在依然存在)等重要建築,建築完全採用京師式樣,規模更加恢弘壯麗。直至明代中葉,朝廷一直沒有停止過對瞿曇寺的經營,寺院在朝廷的資助下逐漸完善,甚至建廓築城,調撥軍兵進行衛護。
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瞿曇寺的建造並不是事先規劃,一步到位的一次建成,而是歷朝逐步擴建,最終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前院、中院、後院格局,依中軸線由南至北分別為前院——山門、東西碑亭,中院——金剛殿、瞿曇殿、寶光殿,後院——隆國殿,山門與金剛殿之間東西分別是明洪熙元年《禦制瞿曇寺碑》和宣德二年《禦制瞿曇寺後殿碑》兩座禦碑亭。
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形成故宮般的對稱,也沒有形成規模,真正的明代官式風格到宣德二年的隆國殿建成才得以彰顯,並且極大地擴增了寺院的規模。當時,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紫禁城奉天殿(明中期改名皇極殿,清初改名太和殿)也剛剛建成,奉天殿以及兩側的文樓(體仁閣)、武樓(弘義閣)的布局意象,也成為宣德皇帝擴建瞿曇寺後院最宏偉的建築隆國殿以及隆國殿前左右對稱的大鐘樓、大鼓樓的藍本,所以瞿曇寺的歷史比故宮更久,但有人說瞿曇寺是仿故宮而建成說得過去的。
我們到達的時候已近傍晚,當時已經停止對遊客開放(每天四點後停止對遊客開放),我們是在當地工作人員的協調下得以繼續在裡面參觀,所以寺裡基本上看不到遊客,對於我們而言自然更方便拍照,畫面也更乾淨,上圖是一位師傅正在收拾東西,我正好拍到一個背影,他頭頂的」瞿曇寺「三個大字,據說就是由當年朱元璋親自所寫。
瞿曇寺裡面有很多國寶級的文物,其中裡面的壁畫極其精美,而且保存非常完好,尤其是從隆國殿東的大鼓樓南側到西側大鐘樓南側這部分繪制的釋迦牟尼本生畫傳,從護明菩薩選降處起首到佛法東傳華夏大地終止,是一套完整連續的故事壁畫。
此外,瞿曇殿、寶光殿、隆國殿內有很多非常精美的花斑石石雕台座,須彌座雄厚簡練、裝飾簡潔,僅在石台束腰上雕幾道卷草花紋,台座上施欄桿,造型樸實剛勁。石座均是用河南浚縣特產的花斑石製作好後,通過水路轉陸運至青海,而這些石座是分層製作,在運至瞿曇寺後再進行安裝,幾百年來一直安放於寺內未有變化。由於殿內出於對文物的保護,除了幾個地方經得工作人員同意用手機免開閃光燈隨拍了幾張外,我們均未在殿內拍攝。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瞿曇寺也曾多次面臨險境,比如上個世界七十年代,全國很多寺院都遭受到了嚴重破壞,而瞿曇寺當時正好做為當地的粉倉而得以幸免,除了裡面的一些佛像被毀以外,其建築則被很好的保存了下來,直到1980年才重新對外開放。
經過600多年的風雨洗禮,曾經紅極一時、盛極一方的瞿曇寺已榮耀不再,但是因它而產生的建築、壁畫、石雕藝術,卻仍是一份豐富而厚重的民族文化遺產。
這裡漢式風格的古老建築群、白色的藏式佛塔、精美的明清壁畫,鑄造了這座高原的神奇廟宇,渝帆與同行的朋友參觀後都覺得非常震撼,由於寺裡的喇嘛都等著我們下班,所以我們較為匆忙的時間並沒有來得及細細的品味,略為遺憾,如果讓我們一句話評價的話,這絕對是一座藏於鄉野、卻有皇家氣度的古剎,絕對值得朝拜和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