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廟是西北第一大、中國第三大祭祀孔子的寺廟。
文廟座北向南,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公元1437年至1439年),古稱「隴右學宮之冠」 (隴右是以隴山為標誌,其西的廣大地域,包括今天水市、平涼市、定西市、蘭州市),由儒學院、孔廟、文昌宮三部分組成。不過儒學院現僅存忠烈、節孝、節義三祠,武威文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文廟的大門橫聯有四個大字:斯文主宰。「斯文」在古代是文化的意思,「宰」用以表示官職,這裡對孔子的學識和地位有很高的褒揚,認為他代表著文化主官。
文廟裡的44塊匾
文昌宮的桂籍殿供奉著「文曲星」文昌大帝,殿外最引人註目的地方便是密密麻麻的匾額,達到44塊之多,被精心掛在殿外的簷廊,想看得仰望。
不僅現代人尊崇孔子,並常向文曲星許願,希望能多增加智慧多考高分。自文廟建成以後,歷代文人皆前來表達對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表達對文昌大帝的膜拜之心,古人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便是送匾額。
這44塊匾額有題於康熙年間的,有題於乾隆年前的,還有雍正、嘉慶、民國等等時代的牌匾。文字類型也不拘於諸如「文明長晝」、「學宗衍聖」、「桂祿垂青」等等。有許願也有拍馬屁的,宛然一個文采、書法展示場。不過,當中確有兩塊,因書法如筆走龍蛇、行雲流水,文采如妙筆生花、才藻富贍,立意得天獨厚,口碑載道的兩塊匾「聚精揚紀」和「書城不夜」還被收錄進《中華名匾》一書。
孔廟裡的孔子的手
孔廟,由南至北分別由萬仞宮牆(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東、西兩側配殿組成。孔子端坐大成殿廟堂,面前的供桌上擺放著豬頭、牛頭和羊頭,據說這是祭祀的最高規格。不過,仔細一看,孔子的雙手不一般,雙手交叉,像執著書本或者什麼東西的樣子,據說天下的孔廟裡孔子的手勢都一樣,像隨時捧本書打算教書育人一般。
祭拜孔子的時候,與拜其他神靈不同,也要學著他的手勢,三鞠躬,以示尊敬和崇拜。
孔廟四合殿的中間位置,立有「孔子行教像」。按照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所畫畫像石刻本所作。據說孔子行教像是所有孔廟的鎮廟之寶。雕像中的孔子,頭紮儒巾,雙目前視,須發飄逸,身體稍稍前傾,雙手作揖,謙卑有禮,把孔子的雍容大度和聖人智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武威文廟沒出過狀元?
我去過好幾個地方的孔廟,知道進孔廟需要先過「萬仞宮牆」,古代萬仞宮牆是一座「門檻」,外面的人看不清裡面的模樣,用來顯示孔子學問的高深,一般人看不透,看不全。不過,在武威文廟卻未看到「萬仞宮牆」,後來一打聽,原來這萬仞宮牆是文廟的正門,自建造時期便從未打開過。原本是打算等武威出了狀元後,由狀元親自從正門走至文廟,可惜,這500多年以來,武威並未出過狀元。後來,我查了資料,武威不僅500多年來未出過狀元,就是1300多年來也從未有過狀元。
最大的原因,可能與武威的地理位置有關。作為古稱涼州的武威,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重武輕文一些,據說,武威的地盤上曾經出過3個武狀元呢!
TIPS:
文廟地址:武威市涼州區文昌路
乘8、13、101、102路公車到達
門票: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