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路上很流行一段關於熬夜快感的本質的討論:
這位網友後來補充道,熬夜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沒處理好上班這件糟心事跟生活的關係。
是啊,工作歸根結底是為了生存,職場上需要做的,很多都是非你本願,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漸漸地,就會覺得,這樣的時間好像已經不是屬於自己的了。
白天的時間,需要去面對、處理各種事情,而晚上,借著「需要睡覺」的名義,可以暫且放下那些煩心事,擁有一個完整的只屬於自我的時間。
這樣的時間,就像是一個緩沖地帶,讓人可以暫時逃避明天即將到來的煩惱,所以是捨不得睡,仿佛越早睡著就越虧似的。
這大概就是很多人,為什麼會習慣性熬夜的原因吧。
但是,我們就只能用熬夜,來找到專屬於自己的時間了嗎?
2
記得赫胥黎說的一句話,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對於時間而言,我們每個人的每天時間都是平等的;而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有些人可能可以把一天過得似乎有48小時,而有些人過得似乎只有8小時。
歸根究底,就是效率的差距。
華倫·巴菲特說:「在我看來,能做好事情的人並不是’馬力最大的’而是效率最高的。」
要提高做事的效率,不僅要明確目標,還要學會專注。比如,在工作時,盡量避免手機信息的打擾。
終身成長詞典里也說,古人說「君子不役於物」,而手機就是「物役人」的典範。
當你本想專注做事,卻手癢一會一會刷手機,或是被手機的提醒所干擾,你就會直觀地感受到「什麼是物役人」。
這種「一心多用」,會降低你做事的質量和效率。
在完成每一個任務的過程中,避免一心多用,提高自己的辦事效率,那麼你節省下來的時間很可能就十分可觀。
這些剩餘的時間,就會是比別人多的,只屬於你的時間了。
3
我有一個同學,上個月底辭了職,辭職後並沒有急著找工作,而是準備休息一段時間,說是給自己放個假。
一開始,他預計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想著要去做很多事情,比如旅遊、重拾起堆滿灰塵的吉他練習等。但到這個月中旬,他還是沒有到哪里去旅行,吉他依然塵封。我問他,你不是說好的要做這些事嗎?
他說:「我想著先在家休息幾天,不知不覺就過了這麼多天了……」
日復一日地吃飯、睡覺、玩遊戲,他的這半個月,過得就像是只有一天。
大多數人,似乎也常在這樣的重復中生活:重復地上下班,然後回家看劇刷微博,即使深更半夜也不願睡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工作和生活卻依然在原地徘徊,然後開始焦慮和無助。
知乎上,關於「熬夜快感的本質是什麼」的這個問題中,還有個答案令我印象深刻:假裝抓住了時間。
有的人即便有了空閒的時間,但也沒法真正對時間擁有掌控感,待時間流逝後剩下的,只有內心的虛無。
要想對時間擁有掌控感,就需要學會時間管理,學會在時間夾縫中尋找空間。
《時間管理幸福學》中說,一個人的時間管理,和他的自信、對生活的掌握和他的能力與理想,都有絕對的關係。
就像有些人即使工作繁忙,依然也能定期健身、給自己做飯。你不是沒時間,而是沒有利用好時間。
因此,我們管理的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與時間的關係。
4
夜晚讓我們卸下了白天的面具,每一個熬夜的人,或許都只是想做一個真實而能夠掌控的自我。
那我們是否也嘗試一下在白天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呢?
我想,只要我們了解自己,為生命做決策,每天充實度日,享受有成就感的生活。
那麼,白天與黑夜就沒有了差異,因為這樣生活著的你,就是真實且能夠掌握的自己。
©作者簡介:何似,精讀主創。個人微信公眾號:何似酒肆(ID:heside9)。本文首發於精讀微信公號(ID:jingdu999)。英語美文(ID:beautify_english)經授權發布。
英語美文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