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金庸小說的,想必也都知曉書中所寫:「天龍寺在大理城外點蒼山中嶽峰之北,正式寺名叫做崇聖寺,但大理百姓叫慣了,都稱之為天龍寺。」於是,這西靠點蒼山麓,東對洱海之濱的崇聖寺,也便彌漫上了一層江湖的神秘豪氣。
這崇聖寺,本是南宋時大理國的皇家寺院。追溯歷史的長河,帝王出家為僧雖算不上稀奇,但卻也不尋常可見。而在宋代地方政權「大理國」22代國王中,前前後後就有九位皇帝去崇聖寺出家為僧。或許是因了大理崇尚佛學,亦可能有著我們並不知曉的緣由,但這帝王不愛江山,亦不念俗塵,更讓這崇聖寺平添了幾分神奇的色彩。
蒼山洱海之外的大理,便該是這崇聖寺的江湖。初識大理,是踩著電動車遠遠的望著山巒之下的崇聖寺和三塔,迎著日光繞著洱海騎行;再遇大理,不知怎得,篤定的想去闖一闖金庸筆下的江湖。時光總是會在恍惚之間被拉的很長,天龍寺外、菩提樹下的恩怨與柔情,所發生的都是該渡的劫難,終其一生,何又為輸贏?《天龍八部》之中,段延慶的一生,該是最好的詮釋吧。
九月份的尾巴,大理的天氣忽晴忽雨,像極了愛耍脾氣的小姑娘,那情緒來的也快、去的也快。於是,就這樣伴著時而藍天白雲、時而陰雨交加,走進了崇聖寺。赫然寫著「佛都」二字的崇聖寺,似乎在第一眼就把來往的人給震懾住了。這個建於南詔佛教鼎盛時期的大理崇聖寺,其盛時「基方七裡,三閣七樓九殿,為屋八百九十一間,有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如此「妙香古國」的中心,被譽為「佛都」也無可厚非。
過了山門,遠處是藏在雲霧之間的山巒,山下是綴著金邊的殿堂廟宇,時光流轉,似乎我成了那書中的旁觀者,看著世態變遷,只不動情愁。拉近鏡頭,方能看見那精雕細刻的鬥拱門窗,金龍金鳳荷喜彩的中軸線建築可謂是採用最高規格,而兩次軸線建築則採用玄紫彩,更顯莊重典雅,走進廊閣內院便採用了活潑詼諧的蘇式彩。這樣的建築藝術,在恢弘大氣之外,更顯大理佛家文化的特色。
崇聖寺山門兩側各是財神殿和藥師殿,沿著墜滿祈福木牌的步道走近天王殿。而後在崇聖寺整個東西中軸線上由東向西依次便是天王殿、彌勒殿、十一面觀音殿、大雄寶殿、阿嵯耶觀音閣、望海樓及南北兩側的財神殿、藥師殿、羅漢堂、千佛殿、祖師殿、高僧殿等,如此龐大的建築群,稱其為全國最大的單體寺院也不為過。
整個崇聖寺的中軸線總長有4公里,可謂是中國中軸線布局最長的寺院;寺院的建築更是集歷代寺院經典建築的精華,以明、清時期的建築為主體風格,融北方建築之恢宏大氣和南方建築的精巧秀麗為一體。那些飛簷之上彩畫的龍、石刻的龍、木雕的龍、灰塑的龍乃至瓦當滴水上的龍,可謂數以萬計,實屬世界之最。世事變幻,這座榮膺諸多之最的南中古剎也可謂是劫後餘生,才能讓我們後人得以觀瞻。
走至大雄寶殿,恰巧撞見了寺院內的法會。由羅漢堂移至大雄寶殿的堂前,一下一下敲擊著木魚,口中誦讀著祈福的經文,一旁的遊人也都被這場景定了腳步,只愣愣的觀望著僧人一步步的上行。我想,這或許就是佛祖抑或是信仰的強大之處吧,若是你滿身心的交付於它,那外界的紛雜便會毫無察覺的慢下來、靜下來,一切似乎也都成了虛無,只剩內心篤定的信念存在。
大雄寶殿為仿北京故宮太和殿,清代重簷九開間,內有《張勝溫畫卷》被雕刻成高1.8米,長117米的木雕長卷,於大雄寶殿內牆四壁的高2.03米,長119米的巨型佛龕內,堪稱世界之最。將「佛本身故事」繪成18幅圖案,雕刻成大雄寶殿的十八扇格子門。這樣規格的大雄寶殿,是崇聖寺等級最高,也是處於寺院中心位置的最重要的建築。
來至寫著「南無阿彌陀佛」的影壁前,想到《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眾生一心仰賴阿彌陀佛,即眾生之信心也。
阿嵯耶觀音閣前的九龍浴太子噴泉以九龍浴太子傳說為題材,將九龍和太子以石雕形式雕刻成一組景觀,並採用石雕和高科技噴泉結合,體現浴佛的真實效果。隨著日光的傾斜,反射的光似乎穿透了時光的阻礙,一切的傳說與故事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金庸筆下的大理國,大理國內的天龍寺。這個武學高手的聚集地,卻也是深藏著恩恩與怨怨,引得後人唏噓不已。或許,這也遂了佛家的因果教義,蕓蕓眾生、娑婆世界,世間一切無常,卻又早就定了因果。
小貼士:
地址:大理古城北郊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內。
交通:公車:大理古城北門乘坐19路在「三塔公園」站下即可;自駕:崇聖寺所在景區離大理古城北門只有1.5公里左右,沿214國道往北走,馬路左邊即是。
門票:聯票含大理三塔公園、三塔倒影公園121元/人,學生憑證半票62元/人,現役軍人證、殘疾人證、70歲以上老年人憑證免票。
【關於作者丨乍暖】
(自媒體作者 · 旅行達人)
一個想要從南走到北、再從東走到西的我、一個想要撒一點野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