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高齡」工程師因潛力小被拒,只因沒做到這3點

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場閉門創業營,很多大佬分享了很多乾貨和經驗,但是最打動我的還是其中一位前輩分享的故事——「如何判斷一個員工是否有潛力」。

他講的一個35歲工程師面試被拒的故事,給我的觸動太大了。

這位老板已經拿到了D輪融資,公司做得很大。但即便現在公司已經招了第600號員工,他還是堅持參加每個面試者的最終面,親自把關每一個面試者。

他說自己創業這麼多年,早就已經面過了超過3000位面試者。他面試前500位面試者時,他親自做了一個巨大的Excel表格,記錄、分析每一個面試者。如果這個面試者被錄用了,他還會要求HR和業務部門對照這個員工和他的判斷是不是有誤差。

當他面完大約500個人以後,他看人就再沒出過錯。

這位老板分享了這位工程師被拒的三個原因。

首先是人生願景不清晰,人到了35歲還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事頻繁換工作。這位兄弟10年間換了五次工作,有兩次是因為跟主管、同事不合,有一次是因為2000塊薪水差價,有一次是因為新工作離家更近。而這一次是聽說這家公司可能會在幾年內上市,想來拿一波期權。

老板說,人為了逐利無可厚非,但是只為了這麼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就頻繁換工作的人,顯然缺乏堅定的人生願景,讓人對他的預期很差,想來他的抗壓能力和執行能力也不會太強。而且畢竟他這個年紀了,培養起來的難度會非常大。

其次是缺乏逆思維,當老板在面試時提了一個稍有難度的目標時,工程師就有點支支吾吾,最後才說以他的的能力是沒辦法達成這個目標的,而且找了一大堆理由來強調這個目標的難度。

老板說,找你來是攻堅的,假如你整天都想著「我有什麼資源,所以能做什麼事兒」,而不是「我要做什麼事兒,所以我要去找什麼樣的資源」,成就永遠不可能突破現有的水平,這樣的人未來的潛力顯然不會太大。

第三是缺乏定力,缺乏深度鑽研的能力。這位工程師對自己的工作領域頂多只能算是熟練,但鑽研絲毫不深,反倒是對不相關的領域誇誇其談,顯然沒有紮紮實實的學習和工作。

工作十年,他對自己的專業鑽研尚且不深,未來更可能會成為一個熟練的技術工,而不是開拓者和中流砥柱,潛力也不會太大。

這位老師的總結讓我印象很深刻: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長達幾十年,要看他是不是有潛力,不是突然一下子的爆發力,要看的是久久為功的持久力。

01

是不是具備人生願景:

35歲還不明白自己要什麼,還值得培養麼?

所謂的人生願景,講的就是一個人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價值訴求,是他追求的長遠價值。

不管你是否把這個願景付諸行動,你的靈魂深處都會有一股子深深的渴望,怎麼藏都不會藏得住。而且一旦有了機會,不管千難萬難,你都會想盡辦法去做到它。

所以人生願景越強大、明確的人,往往潛力也就越大。

但就怕你想不明白自己要什麼,被一些短期利益牽著鼻子走。今天有個工作薪水高2000,你跳槽了,明天有個離家更近的工作你跳槽了,後天有個年假更長的工作你又跳槽了……

那我們把對比尺度拉的再大一點,假如一份工作能夠做到你的長遠價值,是你真正熱愛的,並能增強你的核心競爭力;另一份工作的月薪高5000元,你會選哪個?

我相信肯定很多人會選擇第二份工作,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每個月高5000元,一年也就6萬元,10年也就60萬(到手肯定更少)。你喪失了人生最好的10年,60萬能買回來麼?

就像那位老板反問在場觀眾:如果你的員工到了35歲,還在為了每個月能不能多2000塊錢薪水上躥下跳,而不能靜下心來鑽研技術、學管理、帶團隊,你認為他是個有潛力的人才麼,你會傾斜資源培養他麼?格局太小啦,我看大概率不會。

周鴻禕曾經說過,當年他畢業的時候就想用編程的能力改變世界,但他也知道只靠編程是沒辦法改變世界的,他還要學習很多東西。於是他就放棄了N多進入銀行、政府機關的機會,去了方正這家當時中國最好的軟件公司,學習軟件公司是怎麼運作的。

他那個時候拿著每個月800元的薪水,住著地下室。可是他覺得自己能夠真正學到東西,公司沒跟自己要錢,還發錢,這已經夠不錯了。

這在很多人眼里都不能理解,但是在長遠價值指引下的人,就是這麼義無反顧。

三年的孜孜不倦之後,周鴻禕成了當時方正最年輕的研發中心總經理,但是他就在這個風生水起的時候,他又離開了方正。

因為他覺得只有在互聯網世界里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方正沒辦法提供給他做互聯網的條件,那麼給再多的錢,再高的title,也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在我的這個人生階段,我特別理解當年周鴻禕的決定。

曾看過一篇文章里講的,花了20w離開了傳統媒體,並不是因為原單位怎麼怎麼不好,而單單是因為認為這里沒有辦法做到我的人生價值,那寧願賠償單位20w,也要離開這里。

我很認同吳軍老師的一句話,全世界在乎20%薪水的人要遠比在乎個人價值、個人成長的人多得多,因此這個世界最終還是屬於有志氣的人。

那麼你又該如何追求長遠價值呢:

1)永遠不要因為一點薪水、福利,就放棄你真正熱愛,能夠給你帶來長線成長的事業。

2)一件產品、工作的成熟周期是5~6年,每半個周期問問自己,現在這份工作是我所追求的終身事業麼?值得我為此放棄20%的薪水麼?

3)想折騰的時候就義無反顧的折騰一下,不然直到臨死之前你都會心有不甘。

選擇不要怕錯,錯是大概率事件,你只要提升自己在關鍵節點選對的能力就好了。如果不知道怎麼選,把上面三條再看一遍。

02

是不是缺乏逆思維

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餅,而是你想吃多少餅

據說Google曾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某些關鍵崗位上,寧願花兩倍的價錢雇傭行業內最頂尖的人才。

因為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差距是數量級的,而不是人們想像的一點點。

而區分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

二流人才看自己有什麼資源,然後再去做相應的事情;一流人才先思考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事情,然後再去找相應的資源。

前者的潛力更小,因為他很容易被手上的資源所局限,有多大餅,就有多少飯量,很容易吃不飽;

後者的潛力更大,因為他的視野更大,真正的能夠跳出手上資源的局限,有多大飯量,就烙多大的餅。

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在2001年全公司營收僅有3億元的情況下,提出5年後要做到100億元營業額。

當時沒有人相信牛根生能夠做到,因為按照當時蒙牛的條件和能力,確實如此。

但牛根生要求全公司上下:「不問我的一雙手能幹多少事,唯問移泰山需要多少雙手;不問我的一口鍋能煮多少斤米,唯問犒勞千需要多少鍋;不問我的一盞燈能照多少里路,唯問亮天下需要多少盞燈。」

全公司運用逆思維把原來成長路徑完全推倒重新打磨,短短五年就做到了當初定下的「狂妄」目標,從行業倒數一躍成為了行業前幾名。

那你要怎麼培養你思維呢:

1)永遠要先想「我要幹什麼」,而不是「我有什麼,所以我要幹什麼」。

2)永遠都要思考,行業里誰最牛逼,我怎麼才能像他一樣牛逼,或者比他更牛逼。

3)不要給自己設限,從某種角度上你覺得自己行或者不行,都是對的。連想都不敢想的人,不可能做出任何嘗試。

4)一流和二流人才的差距是數量級的,所以你永遠不要洋洋自得,世界上存在著遠比你厲害的高手,但也不要失去希望,如果只需要通過學習、實踐,你就能在有生之年做到數量級的進步,想想就讓人激動。

5)你有什麼資源、能力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想到什麼辦法,創造什麼樣的奇跡。

03

是不是缺乏定力

人生不是考驗爆發力的短跑,而是考驗耐力的馬拉松

任何「選擇」都是以「放棄」為前提的。

那些禁不住誘惑,什麼都想要的人,走得既不快又不遠。

知名投資人倪正東在回顧過去20年中國VC/PE行業的歷史之後發現,大家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定力,抵抗不住誘惑,走得就不會太遠:

零幾年那個時候,VC/PE行業不景氣,很多手里有點閒錢的基金都去做了房地產,覺得賺個幾億就是個了不得的大錢,但現在的投融資行業動不動就是幾十億上百億;

很多創業公司「金點子」頻出,不好好堅守本業,非要同時幹兩三件賺錢的事兒,最後這些創業公司基本沒有活下來的。

很多時候你要做的不是選擇,而是放棄,堅守對的方向,抵制誘惑,不要那麼心浮氣躁。

李開復博士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一些創業公司的創始人經常會給他打電話或者發信息:我有一個新的好主意,我保證能在5分鐘以內打動你。

李開復的應對方法往往是把這些人,拉到最懂這個領域的行家面前,考個五分鐘。

考不倒,說明你真的有很深的研究,說不定有好的機會,可以談一談;考倒了,說明你就是腦子一熱,主業做不好副業更做不好,一切免談。

有多少自信滿滿的人被考倒了?

李開復的答案是超過90%。

我們跟這些創業者都差不多,覺得這也是機會,那也是機會。我們往往都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真正的機會就是我們正在堅持的事情。

我們這個時代,聰明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會被各種各樣的機會、誘惑所吸引,被帶離真正有價值的賽道和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要知道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真正有潛力能夠跑完全程,並有一個好成績的人,往往都是抱定一個方向,在正確的賽道上低頭狂奔,不可能因為路上的一片風景、一塊糖果,就放棄了奔跑。

還是那句話,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不是三五年,也不是十幾二十年,而是三五十年,要看他是不是有潛力,不是突然一下子的爆發力,要看他能不能做到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希望你也能成為一個有潛力的人。

*作者簡介

阿秀,一個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夢想家,一個熱愛打字的個人管理專家,36Kr特邀作家,多篇文章全網收獲千萬級別閱讀。個人公眾號「進擊的阿秀」(ID:zchxuexi),同名微博 @進擊的阿秀 。

「我面試了3000個年輕人,發現能快速升職的,都有這三種特質」

「我總是招不到人,主管說我工作沒思路。」

公司成群95後難留難伺候?這樣做必須帶的動!

分享到Facebook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加官方LINE → Line ID:@shesay
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追蹤我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datenami
✔追蹤我的TikTok:https://www.tiktok.com/@datnami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shesay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她來報好康

 

SheSay 專注在 兩性、愛情等領域
建立專屬女生觀點的品牌形象
堅持「在第一時間掌握男女的時事議題」
將時下最流行的話題網羅、呈現。

馬上測算你的戀愛密碼

戀愛小秘書-娜米

單身很久?一直被分手?
從生日就看出你的戀愛疑難雜症!
娜米的戀愛數字密碼來幫你了。